浮選法洗煤已經研究出來了,接下來就是大批次的進行浮選法洗煤了,也能更近一步的同化勳貴階層了。
京西煤礦十分的廣袤,朱舜只掌握了其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大一部分在勳貴和官僚鄉紳手裡。
勳貴要用來同化成一個新的實業家階層,至於官僚鄉紳肯定是要徹底的打碎。
朱舜早就和戰略處的三位大才商議過怎麼處理工業革命的第一波紅利,囑咐道:“老七,每家洗煤廠最少要修建十座浮選洗煤池。”
“明天你去一趟工人會館,讓李州橋把基建署的人全部帶過來,全力修築洗煤廠。”
“時間不等人,多拖延一天就會多死一批老百姓,另外去北平機械局找來陳天衢,讓他安排人手儘快把蒸汽機和破碎機搭建起來。”
徐積薪早就想多修築幾家洗煤廠了,可惜因為守孝三年那件事,不受李州橋和陳天衢兩個大孝子的待見。
有了恩師的命令就不一樣了,這兩個在工業派地位很高都快被工廠主們供起來的技術人員,只會全力以赴的完成命令。
朱舜交代完接下來的事宜,轉身離開了洗煤廠,坐上商船前往了京城。
京城。
城隍廟市,霑化會館。
京城的會館最早建造於永樂年間,大多是外地商賈行幫的同鄉會館,後來逐漸成為了同鄉官僚、縉紳、科舉士子聚集居停的地點。
發展到崇禎年間,京城內一共有大大小小的會館四百多家。
霑化會館就是眾多鄉紳會館中的一個,東家是被人稱作四姓家奴的李魯生,前前後後投靠了當權的魏廣徵、崔呈秀、馮銓、魏忠賢四個主子,被蔑稱為四姓家奴。
改換門庭也就罷了,李魯生每當投靠了一個新主子以後,往往會對老主子落井下石。
去年再一次投靠了東林黨,成為老主子馮銓養的一條惡犬,高產雜交水稻在密雲縣難以推廣,就是他在其中作梗。
李魯生的人品為人所鄙夷,城府算計卻是很不一般,投靠老主子馮銓短短兩年的時間,就和已經消失的鄭員外一起成為了老宰輔馮銓的得力鷹犬。
如今更是東林黨的骨幹,專門負責針對工業派,阻礙高產雜交水稻的推廣。
李魯生今天在霑化會館聚集了一幫官僚鄉紳,倒不是為了阻礙高產雜交水稻的推廣,而是準備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為主子馮銓斂來一筆橫財。
今天過來的官僚鄉紳有一個相似之處,手裡全都掌握著一些柴薪作坊和煤窯,供應整個順天府的柴薪。
等到官僚鄉紳們都到齊了,李魯生慢悠悠的詢問了一句:“各位作坊裡是否缺少長工短工?”
提到長工短工,官僚鄉紳們全都是唉聲嘆氣起來,與吏部侍郎沾親帶故的史員外,嘆了一口氣道:“以前招募長工短工,鄉野百姓為了爭搶一個名額都能打起來。”
“現在可倒好,已經招不到長工短工了,本員外的八家柴薪作坊和五家煤窯嚴重缺少苦力,只能讓家丁僕役們先頂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