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商議怎麼拿下山海關的同時,工業派的洗煤廠也剛好竣工了。
洗煤廠位於工業之城上游,那裡有大片荒廢的煤礦,以及堆積如山的原煤。
朱舜騎上遼東大馬順著一條馬車長年累月輒壓出來的土路,從工業之城來到了洗煤廠。
道路坑坑窪窪,一路上還塵土飛揚,嚴重影響貨物的馱運。
朱舜心裡動了修建第一條水泥路的心思,水泥路對於工業派的作用太大了,有了水泥路就能把一座座單個的蒸汽工廠串聯成一個整體。
只是現在基建署和工業署都缺乏熟工,尤其是基建署的道路橋樑工程師極其稀缺,人才還急不來,只能慢慢積累人才厚度。
朱舜來到洗煤廠附近,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座原煤山,由於雜質多,熱效率低,導致運輸成本太高全部廢棄在礦坑附近。
朱舜從這一座座高大的原煤山之間土路走過,不免有些心驚肉跳,這些可都是能夠燃燒的原煤,一旦有明火落在上面就會引發火災,變成一座座火焰山。
原煤上堆積的一些煤矸石還很大,萬一滑下來砸到身上,輕了重傷,嚴重了當場就能被砸死。
繞過七八座原煤山,朱舜眼前的視野終於開闊了不少,永定河河岸邊修建了一座水泥廠房。
來到水泥廠房門口,守門的幾名殘疾軍士不認識朱舜,不過倒是認識朱舜身後的幾名轎伕,都是一起在遼東殺過建奴的袍澤。
年紀最長的轎伕指著朱舜說道:“工業侯。”
幾名殘疾軍士肅然起敬,給朱舜行了一個見了老督師孫承宗才會行的軍禮,對於這位養活了很多殘疾軍士的工業侯由衷的感激和尊敬。
朱舜笑了笑,詢問道:“家裡的糧食夠吃嗎?”
提到糧食,幾名殘疾軍士滿臉紅光,笑著說道:“多虧了工業侯給了俺們做工的機會,土豆麵粉又便宜,一個人都能養活全家。”
朱舜看似是在隨意詢問,其實是想從這些樸實的殘疾軍士嘴裡得知一些事情,有沒有一些關係戶貪腐。
朱家的工廠是不會有,難保其他工廠主的同宗子弟會做出貪腐的事情,私自扣下工人們一部分的月錢。
工人協會已經成立了廉政處,目的就是為了杜絕這種事情的發生,一是為了避免這些給工業革命做出重大貢獻的工人受到剝削。
二是慢慢潛移默化的改變工廠主們思想,這些相當於長工佃戶的熟工們,不是過去可以隨意剝削的僕役,而是一個和他們對等的人。
只不過工廠主掌握了更多的銀子,地位更高罷了。
工業革命改變的不僅是生產生活方式,更多的還是思想觀念。
朱舜看著這幾名殘疾軍士發自肺腑的敦厚笑意,反而是不笑了,沒有直接走進洗煤廠,走到了一旁的倒座房:“說說吧,誰剋扣了你們的月俸。”
倒座房和門房連在一起,平時是用來休息的地方,朱舜坐在了一張結實的長條板凳上,注視跟進來的幾名軍士,平靜的問了一句。
這幾名軍士掩飾的很好,不過朱舜卻從其中一名殘疾軍士臉上看到了一絲難色,似乎是遭到了剝削和欺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