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多精銳騎軍衝鋒過來的同時,曹鼎蛟的炮兵營已經擺好了陣勢,靜靜等著那一線大潮的衝擊。
曹鼎蛟的身材比較高大,比起大部分的炮兵營將士都要高出不少,為了更為方便的觀察戰場情況,臨時在炮兵營的後方堆起了一個一丈多高的土墩。
曹鼎蛟披掛一身甲冑,身後繫著一件青色披風,正在深秋的寒風中獵獵翻滾。
前方。
炮兵營的軍士們穿戴著嶄新的紅色鴛鴦戰襖,正在對05型野戰炮進行最後除錯,對著炮表調整射角。
再往前。
數千秦兵雖然穿戴著破舊鴛鴦戰襖,卻以一股難以想象的鋼鐵意志,直面策馬狂奔而來的一萬多精銳騎軍。
無一人露出膽怯。
視死如歸。
曹鼎蛟拿著一支西洋千里鏡,面色沉穩的看著前方,眼看一線騎軍大潮的距離越來越近,國字臉上竟是露出了一絲笑意。
知彼知己才能百戰不殆。
當今天下是個明眼人都能瞧出來闖賊擁有足夠碾壓潼關衛的二十萬大軍,闖賊勢不可擋了。
闖賊的大王們這麼認為,陝西的鄉紳這麼認為,東林黨這麼認為,就連崇禎和軍頭們也會這麼認為。
曹鼎蛟在過來的一路上把闖賊的邸報看了十幾遍,很知彼。
但他更知己。
一句步炮協同說起來容易,想要真正做成涉及很多條件。
首先就需要一批標準化的火炮,標準化又涉及到千分尺、遊標卡尺等精準測量工具,以及大量的熟工,還有機械打磨機。
機械打磨機又需要蒸汽車間,蒸汽機,高碳鋼等等先決條件。
正是一步一步的完成了一個個工業化環節,直到今天才有了標準化火炮,少了一個環節都會讓標準化成為一個空想。
完成這麼多複雜的工業化程序,才有了標準化火炮,接下來還需要一批精通炮表的炮兵。
炮兵的操練,又涉及到主將的治軍能力,有沒有那個財力去長時間消耗大量銀子培養炮兵,解決炮兵們的後顧之憂等等問題。
一位名將的誕生和一套新式戰術的形成,不是一個兩個人所能完成的,而是一個階級努力的結果。
曹鼎蛟正是背靠朱舜這些年來的工業化紅利,才能一步一步的搭建成了步炮協同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