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的工業革命> 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九十章 西洋鑄炮法 (1 / 2)

現在就連鋼鐵的量產化還沒能實現,特種鋼材的量產化更是無從談起,只能想辦法從技術層面上突破了。

朱舜帶著趙鬥米走回了鑄炮車間,詢問道:“有沒有嘗試過西洋鑄炮法。”

趙鬥米先是點頭,又是搖頭:“恩師,西洋的陽模鑄炮法已經嘗試過了,但是也無法做到讓火炮炮膛最硬。”

“火炮澆鑄完成以後,冷卻的速度影響火炮的機械效能,冷卻越快質地也就越硬。”

“要想讓火炮的使用壽命提高,只有讓炮膛的硬度最高,才能提高使用壽命,也就是說要讓炮膛先冷卻下來。”

“但是實際情況恰恰相反,鑄件一般都是從外向內冷卻的,炮身先冷卻,隨著溫度降低逐步向裡面冷卻。”

“所以才會把澆鑄好的火炮填埋在泥土裡一到兩天的時間,做不到讓炮膛先冷卻,只能讓炮膛的冷卻速度和炮身保持一致了。”

朱舜很清楚弟子趙鬥米所說的物理現象,散熱速度和表面體積是相等的,炮身的表面積比炮膛要大,所以冷卻的速度就快。

炮身冷卻的快就先收縮,這也就造成了炮身已經冷卻硬化了,炮膛還沒進行冷卻結束,質地比炮身要軟。

往往會造成炮膛的變形,嚴重了炮膛內壁還會出現裂紋,殘次品的數量提高。

所以紅夷大炮在鑄造完成以後,一般都會進行灌水測試,測試已經完全冷卻的炮膛有沒有裂紋。

要想提高火炮的使用壽命,技術難點在於炮膛的冷卻速度。

朱舜漸漸有了主意,就是不知道可行不可行:“鬥米,喊來一名匠頭演示西洋鑄炮法。”

趙鬥米看到恩師臉上的表情,難道恩師有了解決辦法?趕緊去找來了一名精通西洋鑄炮法的鑄炮匠人。

等到這名鑄炮匠人走過來,居然是一名穿著青布對襟的紅毛番,來自荷蘭的鑄炮匠。

趙鬥米看出了恩師心裡的困惑,解釋道:“這是二叔花銀子從西洋人那裡買來的,那些西洋人真是不知聖人教化,毫無人性可言。”

“為了一些銀子居然搶著把西洋的鑄炮匠和學者送到松江府,聽過來送鑄炮匠的管事說,西洋人販賣本國子民的熱切都快達到瘋狂的程度了。”

大航海時代的船長和所謂的航海家們,確實是一群人渣,為了金銀沒有不敢做的事情。

大明的晉商也好不到哪去,和那些渣滓一個德性,只要有銀子通敵賣國那叫一個賣力。

朱舜想到那群通敵賣國的晉商,心情就有些不痛快,等到工業革命在北方五州府徹底鋪開,有的是時間慢慢弄死這幫賣國賊。

師徒二人交談了幾句,西洋鑄炮匠開始演示西洋的陽模鑄炮法了。

首先要製作一個陽模,西洋鑄炮匠拿來一根作為支撐體的錐型木材,用草繩密實的裹纏出大炮的形狀。

裹纏出的陽模要比炮膛小很多,陽模表面距離炮膛最少有30厘米,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