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士意手裡拿的那兩個東西,就是銅製的兩個彈簧。
兩個銅簧安放在凹槽的兩頭,飛梭撞在銅簧上面,首先解決了笙簧容易折斷的問題。
其次緩解了飛梭在凹槽裡穿梭,受到的摩擦力過大,減慢速度的問題。
宋氏飛梭織布機的織布速度,全在於飛梭的速度,飛梭速度要是變慢的話,織布速度也會跟著降低。
飛梭速度對於宋氏飛梭織布機來說,就是一個靈魂性的問題,決定著織布機的效率。
緩解遠遠不夠,要徹底解決這個難題。
摩擦力問題本來是最難解決的一個難題,宋士意卻早就想出來解決的辦法,不需要朱舜的引導。
宋士意又從懷裡拿出來一個新的鐵質飛梭,鐵質飛梭的表面打磨的非常光滑。
小舟形狀的飛梭兩頭,分別有一個方形小洞,裡面安放著一個小珠子。
宋士意拿起這個真正意義上的飛梭,在朱舜面前晃了晃:“先生,看看這個飛梭怎麼樣。”
朱舜在書上見過鐘錶匠凱伊發明的飛梭原型,宋士意手裡的飛梭和凱伊飛梭相似度很高,就有一點不一樣。
飛梭的造型更加符合力學原理了。
軌道、銅簧、滑珠的問題全部解決了,接下來就剩下最後一個問題,擊打問題。
飛梭是在軌道凹槽裡運動,不可能再用手去推動,就需要一個更加先進的機械部件。
宋士意針對這個擊打問題,設計了很多方案,一個一個的去試驗,就在大暑時節那天,試驗到了一個最佳方案。
在軌道凹槽上方的橫杆上,左右兩邊各自吊著一個木錘,再用一根細繩把木錘連線在手柄上。
只需要拉動這個手柄,就能讓飛梭來回的穿梭。
軌道、銅簧、滑珠、木錘一個一個的安裝在織布機上,宋氏飛梭織機徹底成型了。
宋士意強行忍住立即坐在宋氏飛梭織機上,進行第一次正式運轉。
叫來一名丫鬟和幾名家丁,準備了一大桶熱水,焚香沐浴。
沐浴過後,宋士意沒有穿那件行動利索的棉布對襟,換上了一件寬大的綢緞右衽衣,戴上了四方東坡帽。
對著朱舜鄭重的長長作揖,坐上了宋氏飛梭織布機,拉動了手柄。
千百年來,緩慢運轉的織布機。
從此,快速執行。
朱舜站在籬笆院子裡,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