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真冬老師看著他的奮鬥成果,一臉疑惑。
“是我這段時間研究世界航海史的心得啊。在大航海時代,泥轟周圍有好幾條黃金航線。每天都有外國船來交易。它們滿載著印度香料和歐洲火槍靠岸,在江戶、大阪、博多賣掉,換成黃金、白銀、紫銅和瓷器。任何一條船上的貨物都非常值錢。”
“然後呢?”
“然後因為戰爭啊,海盜啊,就有了很多沉船。你看這些經緯度,”南曉得意洋洋地說,“這些沉船都是歷史上有名的。要麼是專運財寶的寶船,要麼是做了一筆大生意,總之上面的貨物都很值錢。我花了很多工夫,才整理出這份列表。”
“有很多財寶?”桐須真冬也不淡定了。
“多到你難以想象。”
“但是都沉在海底啊?怎麼撈得起來?”
“這船上不是有一艘載人深潛器嗎,我已經完全掌握了用法,打撈沒有問題。”
“那要撈哪一艘呢?”
南曉思考了一陣,指著小冊子上某一行:“從這艘開始。”
根據網上找到的資料,那是一艘蒙元的運寶船。當年明軍攻陷大都,蒙元皇帝倉皇出逃,將大都積存的金珠寶貝分散帶走。其中就有一艘船受命出海,打算將寶貝藏到北海道附近的某個無人島上,將來再去發掘。
然而運氣不好,這艘船出海之後就杳無音訊。只有一塊木板飄到了佐渡島上,上面刻著字,說船在某地遭遇颶風,即將沉沒,未能完成使命,深以為憾什麼的。
戰國時代,織田、豐臣、德川等強人都曾經派人前往木板上所說的海域打撈,然而白花錢,什麼也沒撈著。到了現代,政府大概也死心了。那塊木板就陳列在京都某博物館裡,網上還有照片。
接下來,南曉開始實施他的海上撈金計劃。
按照小冊子上的座標,紅色哥薩克號向西北一路疾行。它繞了一個大圈子,偽裝成露西亞漁船,從庫頁島和北海道最北岬之間偷偷潛越,進入日本海北端。
幾天之後,船到達了座標地點,下錨。
這裡已經不是公海,進入了泥轟12海里領海範圍。說不定會有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船路過,所以必須速戰速決。
尾艙緩緩開啟,露出了一道向下的斜坡。胖胖的載人深潛器沿著滑軌沒入水中,解開了鋼纜。
毛玉玉在前面探索。這小傢伙在水裡也能遊得飛快,而且視野絲毫不受黑暗的影響。知道今天是給自己找口糧,祝尼魔特別積極,跑前跑後,十分賣力。
很快他們就潛到了海底。這裡並不太深,大概兩三百米吧,但已經不是普通人能到達的深度了。光被海水隔絕,只有微弱亮光能到達如此深的地方。深潛器的頭燈照耀下,時不時能看見一兩艘船隻殘骸,淒涼地躺在海床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