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開啟隱脈,練出四體通和五神通了!”
李知魚神情恬然,身軀宛如琉璃寶石,面板比緞子還要光滑柔順。
這時候身形一動,足不落地,馮虛御風,回到了密室之中,掌心亦同時浮現了一部經書——黑天書!
“東島之王,西城之主,金剛怒目,黑天不祥!”
這是江湖人所共知的十六字,亦是令江湖人人傾慕的四部武學寶典。
最後一部黑天書,卻是迥然異於前三者。
自古中土武人修煉內功,練的都是少陰、少陽、太陰、太陽、厥陰、陽明等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
天竺與吐蕃武學練的則是“三脈七輪”,名稱雖有不同,但大體相通,並無太多差異,是以這些經、脈、輪,都可統稱為‘顯脈’。
只不過,萬事萬物,有正必有反,有顯達必有隱微。
如果說‘顯脈’是陸地之上的江河湖海,那麼‘隱脈’便是地底深處的暗流陰河,迥異於“顯脈”中的任何一經、一脈、一輪,自成體系,藏於人體至深至秘之處,自古以來,從未有人發現,也不載於任何醫家典籍。
後來,前代醫道聖手偶然之間,發現在尋常經脈之外,另有隱微脈流,當下一路探究,先後發現三十一條隱微脈流,因其脈性與尋常經脈截然不同,稱之為“隱脈”。
“三十一隱脈”暗合天星之數,便以“三垣二十八宿”為之命名。
後來,隱脈之秘為梁蕭弟子所知,與花鏡圓祖師合力創造出了《黑天書》。
一般的武者,練精、練氣,煉神,一步步循序漸進,而黑天書,直接跨過了練精、練氣,直接煉神。
他們一蹴而就,導致精氣不足,因此受制與人,需要藉助他人真氣,彌補自身不足。
一旦沒有他人真氣輔助,必將遭受黑天劫之苦。
因此,修煉黑天書的叫做劫奴,傳輸真氣的叫做劫主。
“如何開啟隱脈,獲得其中的劫力呢……?”
李知魚眉頭一鎖,目光一閃,落在了黑天書上。
他翻閱著這一本黑天書,細細觀看其中關於開啟隱脈的辦法。
黑天書共有三篇,第一篇總綱,闡述‘有無四律’。
第二篇‘元體’,講的是修煉劫力。
第三篇‘玄用’,講的是劫力運用。
“我無需修煉黑天書,只需開啟隱脈,融合顯脈隱脈,屆時,真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李知魚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識神”便觀周身,很快發現了那些隱脈。
三十一條隱脈,宛如一條條銀河,橫亙在人體宇宙之中。
“人體經脈之行,法於天象!”
李知魚微微一喜,立刻開始運轉真氣,衝擊隱脈,企圖開啟其中的浩然劫力。
在“識神”的無微不至之下,幾條隱脈便依次開啟。
陰神宗師的境界,代表的便是對自身一切細微之處,周天穴竅、乃至隱藏的氣血匯集點、隱脈等等……無所不知,無所不至!
“隱脈,竟然是自虛空抽取元氣,形成劫力!”
李知魚感應到了奇妙的力量。
虛空元氣與隱脈連線,難怪可以擁有取之不盡的劫力!
不僅如此,其他真氣內氣,通通可以為隱脈吸取,化為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