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天下還有兩門神通也未必就真弱於周流六虛功。
一者是靈道人創造的《妙樂靈飛經》;一者為釋印神創造的《山河潛龍訣》。
當年靈道人武學遇到壁障,與天下第一的釋印神於黃乘觀論道比武,終於雙雙有了收穫,完善出了自己的絕學。
周流六虛功,最高境界是法用萬物;而妙樂靈飛經,最高境界,是法馭萬物。
妙樂靈飛經的理論中,天地無處不是音樂,鳥鳴、流水、風聲、雨聲、雷鳴……皆是自然之音,皆是天籟。
這套武學,實質就是把人體淬鍊為一件樂器,以自身之力,引動萬物共鳴,這便是所謂的”聽勁”,以氣馭氣,以氣制氣!
即便是周流六虛功大成的高手,一旦陷入到了妙樂靈飛經的節奏之中,也會八勁被制,遭受慘敗。
而山河潛龍訣卻完全不同了。
靈飛經和周流六虛功以自身之力撬動天地之力,山河潛龍訣卻是以人體為天地,視經脈為龍脈,聚水藏風,平地行龍,星斗橫天,陰陽交姤,其中的五行變化,氣機消長,暗合無限江山,等於是把自身融於天地,把真氣與天地靈氣結合一體。
靈飛經“聽勁”再厲害十倍,也難以撬動山河潛龍訣的功力。
李知魚估計,這幾門武學,該都是天人級數,那靈道人,釋印神,梁蕭等人,一旦前往大商世界,恐怕未必不能修煉至“得道成仙”的境界。
兩天之後,李知魚總算是對“周流澤勁”有了不淺的認識,更是已修煉到了小成的地步。
而此時,東島已至。
“不諧者吾擊之!梁思禽果然已經達到了天人合一!”
李知魚雙目落在了那一塊岩石之上,瞧著百多年前,一代奇人梁思禽的留字。
當年,梁思禽自海外歸來,與東島發生了一場大戰,將東島九大高手一一擊敗。
所幸的是,梁思禽信奉的是和諧之道,反對戰爭,反對流血,說是菩薩心腸,老好人一個,一點也不為過。
激戰許久,也只是擊敗,而沒有擊殺。
要不然,那一戰,東島早就滅了。
只是,梁思禽的寬容,並沒有迎來東島眾人的理解,反倒埋下仇恨的種子,生根發芽。
在他死後,開始了東島與西城持續兩百年的血戰。
“兩百多年的磨礪,不論是東島還是西城,都幾乎已經把武學臻至到了一個極高的地步,現在正是我收割之時!”
李知魚躍下了大船,目光一掃,便見到前方站著不少東島弟子,手持兵器,神色警惕。
葉梵當然早已經傳信,告訴了古神通關於李知魚的事情。
因此,這些東島弟子自然不會是迎接李知魚的。
人群散開,走出三人。
一個是耄耋老者,綵衣黃髮,長眉低垂,腰背佝僂如弓,手持一根綠竹杖。
這個耄耋老者,自然就是東島“龜鏡”一脈的尊主贏萬城。
他是東島耋宿之一,萬歸藏數次東征,東島高手自前代島王以降,死傷無數,各脈人才凋零,故贏萬城以老朽之身,依舊居於五尊高位。
另外兩人,一男一女。
男子銀衫黑髮,雙頰窩陷,凝視李知魚,眼神凌厲,正是“一粟”尊主明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