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見招拆招,完美的化解掉了中村太郎這一記勢大力沉的鞭腿。
當然了,不是說會太極散手、螺旋卸力的人,就能夠像他這樣做,還要有遠超對方的力量、速度和判斷力才行。
“一力降十會”並非是說著玩的。
中村太郎在地上滾了一圈,迅速爬起,表情非常複雜,震驚,不解,氣憤……
震驚自己的這一腳不僅沒有傷到呂布,反而是自己被他反摔到了地上;
不解呂布是怎麼做到的,又怎麼可能做到的;
氣憤一個業餘的傢伙,竟然不把專業的自己放在眼裡!
中村太郎眼神一凜,跨步向前,佯裝出右勾拳,實則奔著呂布雙腿去的。
沒錯,他要和呂布近身纏鬥,然後找機會摔倒呂布,最後用地面技解決呂布。
因為快速冷靜下來的他,重新審視了呂布的實力,不再把呂布當成菜鳥來看待了。
而想到呂布會的是中國傳統武術,那就避免正面交戰。
在他看來,呂布應該是不會地面技的,會也不精通,畢竟中國傳統武術中幾乎沒有地面技。
既然如此,那他就以長攻短!
在格鬥領域,有不少人認為雙拳難敵四手,就算職業選手也架不住人多;也有不少人認為技巧才是最重要的,學一門最火最流行的格鬥技術自然就能打贏其他人;還有不少人認為徒手再厲害也打不過持械的,拿把匕首也能打贏世界拳王;這些觀點其實也都沒什麼錯,人多必然有人多的優勢,一門好的技術自然也有其優勢,持械當然也有很大優勢。
但是這些優勢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實際上是訓練,在格鬥中,無論什麼樣的優勢都難以抵消訓練程度上的巨大差異,一個沒受過射擊訓練的人,即便拿把手槍也很容易因為後坐力,導致不但沒有打中目標反而傷到自己,而無論學的什麼格鬥技巧,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是練著玩的票友,甚至不一定能打得過一個天天干體力活的農民工或經常街頭打鬥的小流氓。
所以經過專業科學的體能訓練、力量訓練、擊打訓練、陪練喂招、對抗訓練等等的職業選手,在打鬥中是有自己的攻防思路、技戰術和臨場變化的。
從中村太郎在這短短片刻時間裡做出的調整就可以看出,他的專業素養非常高,而被視為日本最有機會進入UFC正賽的綜合格鬥選手也並非偶然。
但是,呂布一眼看穿了他的意圖,自然不會如他所願。
而且他猜錯了,呂布是會地面技的,中國傳統武術中也有地面技,比如八卦拳中的地八卦、地躺拳、地術拳等等。
只是說,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間,又是三國第一猛將,豈能和人滾地打鬥。
於是,呂布退至籠邊,採用籠邊戰術,限制中村太郎採用地面技的想法。
中村太郎見自己的戰術再一次被瓦解,心頭大急,開始一輪接一輪的上攻勢。
“二哥有點被動啊。”
“怎麼一直在防守?”
“這樣下去不行,會丟分的。”
“二哥也沒被打到,可為什麼不反擊呢?”
“看得好著急啊。”
“第一回合只剩下兩分半鐘了。”
……
觀眾席上竊竊私語的越來越多。
同樣,淡定的只有馬羅科夫,他知道呂布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