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采!”
“刺激!”
“爽!”
生猛的戰爭場面,配上氛圍感極強的音樂,給觀影者帶來了視聽雙重享受。
都是以一個三國人物的主視角來講述三國的經典故事,但是劉得華的《三國之見龍卸甲》與呂布的《三國:逐鹿天下》一比,就是一個天一個地。
無論是服化道、場景、戰爭場面,還是主角配角的詮釋,都不是一個級別。
“臥槽,虎牢關之戰!”
邱炎午眼睛瞬間發亮。
這場戰役是《三國演義》中最經典的戰役之一,即便是沒有看過或者電視劇的也都對其中的“三英戰呂布”有所耳聞。
在冷兵器時代,無論兩軍對峙,還是單人狹路相逢,雙方交手前一般都會喊話“來來來,你我再戰一百回合,分個勝負!”,或是“今天定要你輸得心服口服,若有人插手我便是輸!”,亦或是“今天定要光明正大,分個高低,莫玩暗箭傷人的伎倆!”
顯然,雙方的單打獨鬥,都想公平取勝,忌以多勝少,暗箭傷人,否則,會被世人瞧不起,贏了也算不得是英雄好漢。
但是,在虎牢關前,三位當世豪傑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聯手大戰呂布,不但沒有被人瞧不起,還成了經典。
而這,也是本片裡為數不多的虛構的橋段,之所以加進來,沒別的意思,就是為了賺眼球,賺話題,最終賺錢。
【畫面中,河內名將方悅不到五合被呂布刺於馬下;大將穆順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死;武安國不到十合手腕被砍斷。
這時,公孫瓚揮槊出戰,果斷幾合便敗走,飛走如飛的赤兔馬很快趕上,呂布舉戟往後心便刺去。
驀地只見一黑臉大漢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一杆蛇矛策馬而來,大聲喝道:“燕人張飛在此,三姓家奴休想逃走!”
呂布只有棄公孫瓚來戰張飛,連斗數十招,未分勝負。
這可把天下群雄看呆了,原來無人可敵的呂布竟和一個默默無聞的張飛殺得難解難分!】
“這馬戰真牛!”
“沒有拳拳到肉,卻創造出了全新的武打盛宴!”
“看起來真帶勁!”
觀眾們看呆了。
然而當時拍的時候,除了呂布相對輕鬆之外,於和煒、陸樹銘和康愷壓力大得不行。
特別是康愷,在拍這場戲的第一條時,當喊出那句“燕人張飛在此,三姓家奴休想逃走!”臺詞後,用矛從正面擋呂布的一戟,結果被震得落下馬去。
呂布自認為沒生氣,只是力度沒控制好。
至於別人信不信,反正他是信了。
【畫面一轉,關羽一見三弟無法取勝,拍馬舞刀,夾攻呂布,三匹戰馬丁字型廝殺,又戰數十招,仍不分勝負。
呂布能力敵兩人不敗,真如天神一般!】
“難的不是人與人的對打,是還要加上馬。”
“而且牛逼的是用了很多的中長鏡頭,不像其它片子裡的馬戰戲,各種切換鏡頭,以零碎的畫面來拼湊。”
“這馬……不會真的是赤兔吧?”
邱炎午看得直咽口水。
他從未想過,會被一場打戲給深深吸引。
那麼,感染力從哪裡來?
在他眼裡,感染力來自於兵器過眉間時的慢動作,來自於行雲流水,如舞蹈般舒展優美的姿態,也來自於主客觀鏡頭切換間,對節奏的超強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