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這個明星過於兇猛> 第392章,這才叫戰爭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2章,這才叫戰爭戲 (2 / 4)

——————

2007年,1月1號。

今天,《楚漢傳奇》劇組不放假。

此時,天灰濛濛的,風呼呼的吹著,看著拍攝現場烏壓壓身穿甲冑手拿兵器計程車兵,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感覺。

“高導,趙導,張指,二哥,人都到齊了。”副導演過來報告。

今天的群演人數達到了2萬,包括了武警、大學生、演出愛好者等等,他們分別飾演秦軍和楚軍。

而即將拍攝的這幾場戲便是“鉅鹿之戰”,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此戰之後秦朝名存實亡。

公元前208年,秦軍將領章邯打敗了楚國將領項梁,渡過黃河,匯合自北方前來增援的王離部隊一起攻打趙國,並大敗趙軍於HD,包圍趙王歇於鉅鹿,無奈之下,趙王歇只得派使者向楚國求援。

楚後懷王許諾“先入定關中者,王之。”,於是楚軍陣營分兵兩路,一支部隊北往解趙國鉅鹿之圍,以宋義為上將軍,號稱“卿子冠軍”,項羽為次將;而另一支部隊沿河南向關中進攻,以劉邦為主帥。

由於楚軍的人數遠遠少於秦軍,項羽便先派英布率兩萬楚軍渡河,襲擊秦軍甬道,獲得幾場小勝,隨後親自率全軍渡河,並下令將炊具打破,將船隻鑿沉,每人只帶三天的乾糧,以表明拚死一戰的決心,楚軍在項羽身先士卒激勵下士氣高漲,作戰十分勇猛,《史記三家注·項羽本紀》記載:“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九戰九捷,終使秦軍大敗。

在《楚漢傳奇》原劇本中,這一場著名的戰爭基本上是被一筆帶過了,先是花了不少筆墨在戰前的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然後真正開戰的戲份就十來個分鏡頭,甚至還沒有劉邦攻打一個小小的縣城的筆墨多。

後來在呂布的建議下,將鉅鹿之戰作為了這部劇前期的一個重要看點,著重去還原古代軍團作戰的陣型,作戰方式,表現戰場的開闊,場面的宏大。

高稀稀、趙箭、張縉三人皆是看向了呂布,他可是戰爭顧問和歷史顧問。

“好的。”呂布當仁不讓,接管劇組,對副導演道:“聽我安排。”

說完,開啟手上的資料夾,裡面是一幅幅手繪的分鏡稿。

跟徐氪學的,雖然畫得沒有他那麼好看,但是能把畫面的色彩、光線、人物等各式各樣的細節給表達出來。

而且,這是他第一次客串挑戰導演一職,去協調各部門人員的工作。

“你這是深藏不露啊!”高稀稀一眼就看出來這些分鏡手稿的不凡之處,筆觸簡潔凌厲,條例清晰,看起來十分工整好讀,有著極高的實用性。

“完了,我要失業了。”趙箭沒想到呂布還有這一手,開起了玩笑。

“我說這幾晚你怎麼沒組局,原來是在挑燈夜戰畫分鏡。”張縉豎起了大拇指。

一頓商業互吹之後,進入正題。

呂布跟他們說了自己的拍攝想法。

越往下聽,高稀稀、趙箭、張縉三人越驚訝。

都沒有想到,他不單單是能畫分鏡,甚至有自己的一套光影、色彩、轉場等等的運用方式。

特別是鏡頭的運用方式,極具個人風格。

在影視劇拍攝中,不同的導演運用鏡頭的方式,都是獨特的,比如王傢衛導演的電影作品,在鏡頭運用方面,多以反常規的運動鏡頭為主;而李鞍導演的電影作品,在鏡頭運用方面,多以固定鏡頭為主。

總之,每一位導演對於鏡頭運用的方式各不相同,也往往構成其影像風格的不同。

而呂布所展現出來的個人風格,是擅用長鏡頭。

從影視劇拍攝的角度而言,長鏡頭指的是攝影機從一次開機到關機之間所攝取的一段畫面,是連續的、未經剪輯的鏡頭,這也打破了蒙太奇剪輯的侷限性,再現客觀現實世界完整性的神話,呈現出真實完整連續的空間。

可以說,長鏡頭的出現,開啟了影像美學新的大門。

從呂布的講述中,高稀稀、趙箭、張縉三人也明白了,他是想要利用長鏡頭,完整地展現戰爭場面的空間全貌,讓鉅鹿之戰富有真實感。

野心很大。

不過……

戰爭戲用長鏡頭拍是非常難的,因為不可控因素太多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