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里寫楚漢在廣武相持時,劉邦的愛妃戚夫人抱著如意跑到前線陣地來爭奪世子之位,可歷史上是劉邦彭城大敗後退往關中並立了呂后跟自己生的孩子劉盈為太子,而戚夫人帶著如意爭奪太子之位是劉邦建漢以後的事情了。”
“而且歷史劇變宮廷爭鬥劇還不夠刺激,緊接著又來了一場諜戰,讓劉邦的發小盧綰假意投降項羽做臥底,好好玩了一把無間道。”
這一波輸出暴擊了,高稀稀、汪海淋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去年四大名著重拍的訊息滿天飛,吸引了無數投資方的關注,他們也想在大劇市場分一杯羹,所以就有了這個倉促完成的《楚漢傳奇》劇本。
不曾想,裡面竟有那麼多不合理的情節。
陳道民對呂布的歷史知識儲備之深厚,大為驚訝。
拍《神話》時有訊息稱呂布是這部電影的歷史顧問,許多人,包括他,都認為是劇組營銷炒作的一個手段而已,現在看來似乎不是。
他等呂布喝了一口茶,再問道:“沒有了?”
呂布看差不多了,最後總結道:“楚漢之爭那段歷史中最為精彩的是戰略、鬥智、劉邦逆襲、項羽戰神,而一大半劇情是在談情說愛,重要的事件比如暗度陳倉、彭城解圍、下邑畫策、韓信滅諸國……等等幾乎是一幕帶過,最關鍵的井陘背水一戰更是一句旁白就帶過去了,然後各種腦補的陰謀論,邏輯上又講不通。”
“我想各位也知道,不管是什麼型別的片子,既然是以真實歷史為背景,那觀眾必定會較真,你對這段歷史有多少的瞭解,有沒有去做功課,有沒有出現錯誤,有沒有藝術加工過頭,在這一點上並不是觀眾挑剔,就比如我去學校食堂點一份鴨脖炒粉,結果端上來的是鼠頭炒粉,哪怕好吃,我也會有意見,因為貨不對板。”
“當然了,這只是我的個人愚見,若有得罪之處,請不要往心裡去。”
汪海淋很想說一句‘筆給你,你來寫’,可是問題是呂布說的挑不出毛病。
高稀稀此刻兩眼放光,就像看到了寶貝一樣。
陳道民目不轉睛的望著呂布,對這個年輕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他對於一直被詬病空有皮囊的偶像演員,有著自己的一個看法。
他聚焦的不是他們能拿多少錢,幾百萬、幾千萬、乃至幾億都沒問題,而是你拿了這麼多錢,是不是幹了同等價值的事情,是不是對得起觀眾。
而問題也不是出在他們年輕上,也不出在長相上,是他們沒有一個正確的職業觀。
動不動哪裡擦破了,哪裡摔傷了,冬天在冷水裡,夏天穿著棉襖,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都上了新聞,甚至成了一個演員的功勞了。
你的職業就是這個,你吃的就是這些苦,因為你拿了這份錢。
而陳道民之所以願意放下身段,跟高稀稀、汪海淋一起來見呂布,就是聽聞呂布與其他偶像明星不一樣,不單長相出眾,職業觀也正確,關鍵還有演技。
今日聊了一會兒,至少在對待劇本這件事情上,是非常認真的。
現如今的演藝圈,有一些演員成名之後,立馬就飄了,別說自己看劇本了,在片場對戲的時候,都是讓經紀人或者助理去對戲的。
呂布僅憑這一點,就給了他足夠的好感。
見高稀稀、汪海淋不說話,陳道民率先開口道:“高導,汪編,你們不是一直在找合適的歷史顧問嗎,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啊。”
高稀稀和汪海淋面面相覷。
我們在找在找合適的歷史顧問?
我們怎麼不知道有這事……
這是陳道民給的一個臺階,把劇本里出現的錯誤歸咎到沒找到歷史顧問上。
高稀稀很快反應過來,道:“對對對,不知呂先生是否願意擔任此職?”
呂布瞄了汪海淋一眼,自己把他寫的劇本說得一文不值,不可能不生氣,而自己要是再插手劇本的改動,那這個樑子是結下了。
不過他剛欲開口拒絕,汪海淋搶先道:“秦末楚漢爭霸的故事由於沒有像《三國演義》這樣著名的來記述,只能參考諸如《史記》、《漢書》、《資治通鑑》這類史書,可是這三部書籍都是以文言文形式記載的,普通人很難看懂,即便可以看懂也難以持續地看下去……”
呂布聞言,道:“我知道這段歷史中的一些細節,甚至是正史和野史上沒有記錄的,雖然不是很多,但或許可以幫助二位找到靈感。”
陳道民、高稀稀、汪海淋皆是一臉的問號。
沒有記錄,你是從哪裡聽來看來的?
不會是靠想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