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想了幾秒才明白她說的什麼,隨即道:“沒有。”圍讀劇本這事,國內跟韓國不同,做的劇組比較少,香江導演一般是不做的,又見她大夏天穿這厚厚的一身,接著道:“你可以先去房車上休息,到你演了再過來。”
金喜善的普通話剛學一段時間,聽不懂太多,此時眨著大眼睛,有些迷茫。
呂布放慢了語速,加上肢體動作,又重複了一遍。
金喜善這下明白了,微笑著道:“謝謝。”
呂布跟著一笑,與她揮手拜拜後,便往拍攝場地去了。
為了節約成本,肯定是要先送走2萬部隊的人。
所以,今天第一場戲就是大場面。
“一組的往三號區域走……”
“二組的上崖頂……”
“三組的原地待命……”
這邊,副導演正在安排陣型。
副導演是導演的主要助手,在導演的指導下,協助導演完成影片的創作和拍攝,視工作的繁簡,一個劇組可有一個或幾個副導演。
而唐記禮這次帶了五個副導演,因為大場面的戲份比較多,所以需要打下手的人也就更多了,不然他一個人哪忙得過來。
另一邊。
“第一場,第一鏡,Action!”
打板聲落下,呂布騎著黑風進入鏡頭。
“蒙家子弟兵聽命!”
“家有老父母者出列,家中獨子者出列,家有妻兒者出列!”
“凡出列者守營,其他子弟兵上馬!”
呂布的臺詞功力愈發深厚,在演戲時,已經可以透過聲音節奏的控制,使角色更符合劇情需要。
而剛剛的這段話,他不僅自然流暢地說出口,其中的語氣、快慢、表達層次也都把握得非常好,字正腔圓,吐字清晰,抑揚頓挫。
現場眾人,從他的臺詞、表情、和氣質中,感受到蒙毅大將軍的魅力。
“這就是演技。”
唐記禮很是滿意呂布的表演。
自然,沒有任何的表演痕跡。
給人一種感覺,他就是蒙毅,而蒙毅就應該是他此刻呈現出來的樣子。
“嘶……”
在一旁觀看的張幗榮和成籠,皆是不約而同地吸了一口氣。
張幗榮不是第一次現場看呂布演戲了。
上次探班《寶蓮燈》,親眼目睹了他演二郎神楊戩,不拘泥於形似,更注重情緒的表達,追求神似,正因為離形得似,盡顯神仙氣韻。
但今天演的蒙毅大將軍,似乎更加得心應手,在馬上龍驤虎視、旁眺八維的姿態,把古代將軍的霸氣威武、英姿颯爽展現得栩栩如生。
而成籠是第一次現場看呂布演戲。
一個演員能做到“一人千面”,是在於“重神似”地刻劃角色,抓住神似就是抓住了角色的“靈魂”,抓住神似就是抓住表演上的“畫龍點睛”之筆。
眼前的呂布把他驚訝到了,有一人千面內味,比他見過的所有年輕演員都要厲害。
拍攝並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