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火紅而又熾烈的。
風扇“嗡嗡嗡”的轉著,吹著它那柔弱的風。
回想以前,即便是夏天全身掛甲都沒像這般熱。
聽說有一種可以吹冷風的機器叫做空調,等別墅裝修好了,高低給整上。
呂布喝了一大口冰鎮可樂,爽爽的吐了一口氣。
拍完那些廣告,他先是回到橫店的出租屋休息調整,等過幾天再去找戲接。
“哥,好訊息!”劉亮火急火燎的從外面跑進屋來,臉上全是汗珠。
“又有劇組在招演員了?”呂布以為跟上次《蕭十一郎》一樣,透過他的人脈關係網獲得了訊息。
“不是。”劉亮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掩飾尷尬,他是有去打聽,但沒有什麼收穫,轉而道:“是《臥虎藏龍》在國外火了。”
呂布聞言,笑道:“從戛納回來,不是就已經火了嗎。”
劉亮把沾了些汗水的報紙遞過去,道:“是票房。”
呂布伸手接過報紙。
說到票房。
1號那天在國內上映,他還跟俞飛鴻一起去電影院看了,然後俞飛鴻看到一半直接睡著了,觀眾的評價也兩極分化嚴重,單日票房屬實一般,跟年初上映的《決戰紫禁之巔》差不多,落點大概在一千五百萬RMB上下。
跟一週前上映的國產片《生死抉擇》更是比不了,人家單日一百多萬票房,七天總票房超七百萬了。
而從七月開始,陸續在全球多個國家上映。
目前有除了國內,還有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韓國、RB等。
呂布粗略看了下報紙。
除了國內,其它地方都挺爆的,都是各種重新整理華語電影和非本土電影票房記錄。
好像,真挺火的。
果然是好萊塢導演,原來是拍給外國人看的——特有的東方武俠江湖的恩恩怨怨加上西方人所欣賞的美學和情感。
或許這片子的成功,就在於李鞍獨闢蹊徑的表現方式和表達方法。
跟國內的武俠片比較,沒有那種“笑傲江湖”的豪氣,或是“相忘於江湖”的灑脫,亦或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老梗,既沒有很“武”,也沒有很“俠”,更多的是有些“文藝範”,綜合來說,就是中式文化,西式展示。
好看嗎?
這個無法定論,每個觀眾有每個觀眾的喜好,但至少不是呂布和俞飛鴻喜歡的武俠片,不然也不會睡著了。
當然了,
票房能大賣,片子能火,對呂布來講是一件好事,即便不是主角,也能沾不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