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陸炎的重要工作就兩項,一個是研究生論文,再一個就是晶片研發了。
前者好說,拿金錢、學識、運動積分,在系統天助模組中兌換出來的。
他要做的只是把論文中的內容研究透,然後再去做一些相關實驗,把資料補全了。
其次就是晶片研發了,他之前用了海量積分,兌換了海思麒麟920的設計技術,然後對晶片設計團隊各種引導,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出了設計成果。
然後,請臺積電代工。
而根據那邊年後傳來的訊息,晶片已經透過測試,可以進行量產了。
另外就是恭喜崑崙晶片,一舉設計出全球領先的頂尖產品。
手機晶片另一巨頭高通公司,在2013年1月之前,產品命名都是以S打頭,S1、S2、S3、S4。
另一時空2012年釋出的小米M2,用的就是當時比較先進的S4系列APQ8064四核1.5GHz處理器,採用28奈米Krait架構,擁有雙通道記憶體。
而陸炎魔改後的麒麟920,也就是如今的神龍920晶片,原本是要在三年後的2014才誕生的。
提前了三年出現,效能先進的不是一點半點。
以致訊息傳回崑崙晶片公司後,所有的絕大多數的工程師,都是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
因為晶片研發這種事,太費錢、太耗時了。
那一款產品不是各種修改,測試,發現問題再修改在測試。海量的資金,就在這個過程被燒掉了。
而神龍920的誕生,雖說也花了一年時間,但研發過程太順了,有種一次成型的感覺。
迷迷糊糊就誕生了業界領先的產品,自己都不敢信啊!
陸炎看大夥的狀態,也有些猶豫了,因為隊伍沒得到鍛鍊。
如果沒有海量的積分,繼續從系統天助模組中兌換技術資料,就憑他們現在的樣子,怕也研究不出更好的產品吧!
可這也是沒法的事,晶片研發太費錢了。華為海思那是燒了多少個億,才有後來的成果的。
陸炎可沒那麼多錢可燒,他這塊,一定要先成功研發一個產品,能保證晶片公司有錢賺,神州手機再投些科研經費。
那麼後續就可以繼續大規模招人,維繫下去了。
晶片這東西,研發費錢,產品銷售卻也是蠻賺的。
像一顆驍龍855,差不多要六百多塊一枚,基本佔到小米9售價的20%。
差一點的晶片,也要三四百塊一枚。
小米一年多少出貨量,巔峰時上億部。
高通光在小米公司這邊的銷售額,就要好幾百億,其中的利潤,可想而知啊!
如今有了神龍920晶片,用在自家的神州手機上,或是進軍高階,或是憑藉超強的效能,大肆強佔市場。
具體的操作,陸炎也沒想好。畢竟他的優勢在學術方面,商業這塊是見識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