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姐,你找的什麼戲啊?”蘇木好奇地問道。
王丹靠在椅背上,長舒一口氣,回應道:“首先呢,我們公司要開一部偶像劇,初步選定女主陳喬因。打算讓你做男一,怎麼樣?”
“啊......還演偶像劇啊?”蘇木苦著臉。
倒不是他飄了,看不上偶像劇,而是一直演偶像劇的話,對演技的提升有限,而且很容易留下後遺症,在觀眾心中留下固化的形象。
而一但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定型,再想改變可就難了,除非真能突破自己。
這樣的事情在娛樂圈很常見,比如劉雨菲為了擺脫“神仙姐姐”的形象也是廢了不少心思,雖然成效不夠明顯,但她確實為此做出了不少的努力。
蘇木覺得,想靠偶像劇火起來沒什麼錯,這是一條捷徑,但一定要在中間穿插一些反差比較大的角色,最好是文藝片。
這樣技能磨練演技、拓展人脈,為以後走進電影圈做打算,而且還不會讓自己定型,不會給觀眾留下他只會演偶像劇的錯覺。
“我就知道你會是這個表情。”王丹露出一副早有預料的表情,接著說道:“所以呢,我又給你聯絡了兩部電影,一部寧昊的喜劇電影《大劫案》男一,一部陳耳的犯罪情感電影《邊境風雲》男二,你對哪個感興趣?我個人推薦《大劫案》,寧昊的作品,票房有保證。”
“丹姐,你這麼說好像跟我們公司出的電影似的,還隨便選?”
“不是我們公司的電影,但是憑我們公司的人脈和背景,一個試鏡的機會還是手到擒來的,至於能不能拿到角色,那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我還以為能保送呢,原來還要試鏡啊。”蘇木假裝失落。
“想得倒是美,我們公司又沒投資,怎麼可能直接安排角色。能有試鏡的機會就不錯了,別得了便宜又賣乖。給,這是兩部電影的劇本,你先看看。”
說完,王丹從包裡拿出兩沓紙,遞到了蘇木手裡。
蘇木接過兩份劇本,先翻開《大劫案》看了看,劇情跟前世看過的電影差別不大,只是多了一些內容,估摸著應該是為了過審刪掉了。
接著又拿起《邊境風雲》看起來,這次他看的很認真,像高中時第一次翻開《金瓶梅》時的感jio一樣,如飢似渴。
半小時後,就在王丹都快靠在椅背上睡著的時候,蘇木終於有了選擇。
“丹姐,我選《邊境風雲》,《大劫案》就不去試鏡了。”
“嗯?你確定?”
王丹有點詫異,她還以為蘇木會選則《大劫案》,畢竟寧昊的名字在那擺著呢。
寧昊透過《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兩部電影成為國內炙手可熱的新銳導演,而且是國內第四位邁入億元俱樂部的內地導演,去年還擔任了第四十七屆金馬獎評審。
可以說,不看演員陣容,但靠著“寧昊”兩個字,就能吸引不少觀眾走進電影院。
他的新電影,不知道多少演員想去參演,哪怕是不給錢都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