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林宇被老海龜守護的事情就像長了翅膀一樣,在村裡迅速傳開了。
對此,漁村的人深信不疑。
他們覺得這是漁村的幸事,是老海龜對村子的眷顧。
老人們圍坐在一起,回憶著往昔那些口口相傳的關於老海龜守護漁村的故事,儘管好些年都未曾聽聞它現身了,可如今它再次出現,還選中了林宇,這在大家看來,無疑是一種冥冥中的註定,是漁村又將被庇佑的祥瑞之兆。
所以,整個村子都在認真準備的著祭祀的活動。
而林宇,這段日子幾乎忙壞了。
畢竟在這次祭祀當中,他可是充當著重要的角色,每天不是跟著村長核對祭祀流程,就是幫著村民們準備各種祭祀要用的物件,從早忙到晚,連軸轉個不停,忙得那叫一個不可開交,以至於這幾天都沒顧得上出海捕魚,更別說下海去做&nbp;“海碰子”&nbp;了。
到了舉行祭祀儀式的這一天,天還沒亮,王玉芬就起了個大早,她先是燒了一大鍋水,然後忙叫醒林宇,讓林宇去洗澡,自己才去做飯。
在漁村,漁民真正信奉的是海娘娘。
在他們心裡,那老海龜就是海娘娘派來守護漁村的使者。
他們堅信,只要這場祭祀儀式順順利利地完成,大家心裡的那些期盼和祈願,就能透過老海龜傳遞給海娘娘,從而庇佑他們出海的時候一帆風順,讓大家每次出海都能平平安安,滿載而歸。
林宇起來之後,便走到了大鍋旁,用水桶打了一大桶熱水,來到院子裡便開始洗漱起來,溫熱的水淋在身上,讓他原本還有些疲憊的身子放鬆了不少。
洗漱完畢後,王玉芬從櫃子裡拿出早就準備好的一身祭祀衣裳,那衣裳的料子看著就很是講究,顏色是那種莊重的深藍色,上面用細細的銀線繡著一些海浪、貝殼之類的圖案,透著一股古樸又神聖的氣息。
她幫林宇仔細地穿戴好,一邊整理著衣裳,一邊叮囑道“小宇啊,一會兒到了祭祀場上,你可得打起精神來,每一個環節都要用心,可不能出啥差錯。”
林宇應了一聲,看著母親那認真又帶著幾分緊張的模樣,笑著說道“媽,你就放心吧,我心裡有數呢,肯定不會出岔子的。”
穿戴整齊後,母子倆便出了門,朝著海邊祭祀的場地走去。
此時,天已經漸漸亮了起來,村裡不少人家也都紛紛朝著同一個方向趕去,每個人的臉上都透著莊重與期待,那場面,彷彿整個漁村都被一種神聖的氛圍籠罩著一般。
女人們都穿上了平日裡只有在重要場合才會穿的乾淨整潔的衣裳,她們將提前精心準備好的各類祭品仔細地擺放在一個個籃子裡。
那籃子也是特意挑選過的,編得細密又結實。
籃子裡,有剛剛捕撈上岸的魚,鱗片在晨曦微光的映照下閃爍著銀色的光澤,它們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寓意著漁村漁業的興旺,也是對未來漁村能收穫更多魚蝦的美好期許;有飽滿圓潤的糧食,一粒粒透著健康的色澤,堆放在一起,宛如一座座金色的小&nbp;“山丘”,象徵著生活的富足,是對這片土地滋養大家的感恩,更是祈願往後的日子都能衣食無憂;還有用彩紙精心折疊而成的各種海洋生物模樣的小物件,有靈動的小魚、憨態可掬的海龜、揮舞著大鉗子的螃蟹等等,每一個都摺疊得栩栩如生,代表著對大海的敬畏與感恩,這是村民們透過這些小小的手工,向大海傾訴著內心的崇敬與依賴。
而男人們,一個個身強體壯,他們喊著響亮的號子,齊心協力地抬著搭建高臺所用的最後一些木材和裝飾物件,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朝著海邊的祭祀場地走去。
那高臺可是花了好些日子才搭建完成的,位置選得恰到好處,就坐落在沙灘與大海的交界處,一半連著漁村這片生養大家的陸地,一半向著那浩瀚無垠、神秘莫測的大海。
此時的高臺已然被裝飾得格外引人注目,四周掛滿了紅色的布條,那布條的顏色鮮豔奪目,在海風的吹拂下輕輕飄動,就像是熱情的火焰在舞動,又似是大海與漁村之間傳遞情誼的紐帶。
每一次布條的飄動,都彷彿在訴說著漁村的故事,傳遞著村民們的祈願,讓整個祭祀場地都籠罩在一種既莊重又神秘的氛圍之中,等待著祭祀儀式正式拉開帷幕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