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對漫威系列、DC系列、侏羅紀、夏洛克、生活大爆炸、海賊王和宮崎駿動畫等一系列長壽連載作品和有鮮明個人風格的愛和熱衷,我完全沒有。
非常遺憾我沒有和任何一個系列作品一起成長起來,之所以遺憾是因為我覺得在這樣的作品的陪伴下會有一種奇妙的歸屬感,對人的性格的創造和培養很有益。在這個年齡開始接觸自己想要的世界很困難,接受新知識很困難,成為新系統裡的一部分很困難。
我喜歡的兩個男孩子,以我出生的月份為界限。一個在上一年的十一月,另一個在和我同年的十一月。一樣老成,一樣有野心,一樣對世界有非常不一樣的見解。一個讓我覺得愛這個世界是一種本能,一個讓我覺得愛自己也應該是一種本能。如果一個人在小的時候沒有接到成為絕地武士的邀請,沒有拿到霍格沃茨的通知書,沒有得到一個哆來a夢,也許世界上有其他的任務和夢想等待著他。我喜歡的一個女孩子,在繪畫和音樂方面很有天賦。她筆下的世界令人神往。之前我覺得,如果我對他們有不一樣的感情,為了保持這種感情,我應該和他們保持足夠近的距離,從而能保持足夠穩定的聯絡。神奇的是我和他們都沒有這種聯絡,我依然有這樣的感情。
我本來對人真的沒有什麼興趣,因為有他們我覺得,人還是蠻有趣的。我去接觸了他們喜歡的東西,結果我發現我不會因為喜歡他們而喜歡他們愛好的東西。接觸越多,我自己的世界輪廓邊緣越明顯,個人風格更突出。最突出的是我寫不出來我看到過的情意,因為我根本沒有。我對物的感情要超過對人。儘管他們那麼好,我依然只覺得我對人的最高評價只能是有趣,確實沒有其他的定義和理解。
挺難過也挺不幸的。我不得不承認我對人充滿了好奇而不是我想擁有的“愛”。
人與人之間沒有完全的共情和理解。思想能達到百分之五六十的契合,已經很難得了。夏辰珍惜這種契合的可能,同時為強行理解的行為感到遺憾。同一首歌帶給不同兩個人的感受和體驗是完全不同的。夏辰以為自己的感受能透過文字,音樂或者是圖片按原樣傳達,她樂衷於分享和轉達所有她認為包含著自己情緒的媒介物。實際上這類媒介物脫離了夏辰的一刻,在情緒和內涵上就有了新的定義。
雖然何澤說過,能一直用孩童的眼睛看世界是一種幸福。身處成人世界,但保留了兒童的視角,夏辰確定這是一種悲劇。事實上兒童又有什麼時候能儲存著適當年齡的思想呢?在兒童開始有思想的時候,兒童就在被塑造,被輸入,被培養。兒童在擁有主動思考能力前都在依照成人的願望發展,擁有主動思考能力之後,開始無所適從,要援引已有的說法,找到已經存在過的形容,甚至給自己定義好自己歸屬的流派,方向,找到讓自己安心的群體。自覺的被定義,被劃分,被固定形態。
不能達到自己要達到的理解度,不能擁有和所想相符的知識儲備,在環境影響下輕易改變自己還不能合理表達的思想,因為現實太過殘酷所以避而不看,這些的混合產物,就是夏辰。創作和生活本來是分軌而行,夏辰卻不管不顧地縱身一跳,躍進創作漩渦裡面,越攪越深。
夏辰:“我在忙的時候完全不能思考。在固定的短暫時間裡也不能思考,非要我思考出來點不一樣的東西,不如讓我死。”
尹風:“每個人的步伐都不盡相同。如果你跟不上別人的節奏,可以自己慢慢走。不被在意的人的步伐影響,實在是要不斷練習才能實現的願望。
夏辰:“理解和溝透過程中雙方有那麼多的不同,我也總是轉移視線,不去面對。可能我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只是放置問題。”要去勇敢的面對,誠實的接受。看到問題本身,不再回避。夏辰都知道。
夏辰可以做到面對問題,只是她沒辦法跳過她的偏執本性,總是在接手問題的時候把問題向著沒有可能的解決方向推動。明知道這件事有互利雙贏的解決方法,合情合理的解決方法,體面客氣的解決方法。在無數種可能裡她無數次毅然決然地選了自己喜歡的解決方法。不成熟的思想裡有了成熟的古錢望,但是沒有成熟的處理方法。只能反覆折磨自己。夏辰在和尹風交談的時候,總要避開她的眼神,怕自己陷的太深。在觀看尹風對鏡起舞的時候,夏辰總在想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造物,那樣的腰肢,揮動的手臂,林間小鹿一樣的雙眼,尹風的存在讓她相信媚骨天成這種說法真的存在。尤其尹風那種水波一樣溫柔的眼神。但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看到尹風的眼神,夏辰的心裡就會攪起陣陣漣漪。尹風:“你看著我,什麼時候你能不避開我的眼睛,也算是進步。”
夏辰轉向尹風,尹風就那樣柔柔的笑著,“唉,不行了,我受不了了。把你的笑收回去,要死人了。快收回去。”夏辰一邊擺手,一邊捂上了眼睛。
夏辰頭搖得要飆出淚來。最終也只是腦殼發昏,眼眶通紅。夏無:“你從小就是這樣的,夠傻。”夏無接著講:“玩得好的姐姐喜歡你的墜子,你揮手就要把墜子擲在地上,非要摔成兩半送她。朋友考不好,你替她哭的涕淚漣漣。我不斷地講你要適時抽身,因為我知道你太能勸服自己,太願意付出,問題就是你掏出的心多到別人不能報答,那就是負擔。不僅是你的負擔,也是對方的負擔。”
“我做不到。”夏辰嗓子已經啞了。
“人和人之間要保持一個合適的距離。貼近和疏遠都不合適。但是無論什麼情況,都要留出距離。你恨不得把心捧到別人眼睛裡的時候,有沒有想過這個人對心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