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宇宙的起源和生成,科學界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只能說越來越接近真相,但總好像隔著一層面紗,這也難怪,三千大千世界是10維以上的空間,而人類生活在三維空間。
低維度生命是不可能透過感官來認知高維度世界的。比如說,人的肉眼就看不見多維度空間的事物。
因為肉眼看到的形象僅僅是對可見光的感覺和認知,而可見光在電磁波中僅僅只是一個極窄的波段。
但是,身體不能,意識或許可以,當然是某些具有超越維度限制的超級意識,當一個人在虛靜至極的入定狀態下,是可以獲得這種超意識的,老子應該就是在這種狀態下看到了宇宙的起源和生成的過程。
地球上面古代的著作《道德經》第42章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其實就是對宇宙形成的最好解釋
無,指的是道的初始狀態和根本屬性。比如:看不見,隱藏,晦暗,不可命名,沒有概念,模糊,抽象,無法解釋,沒有理由,安靜。
你可以想象,一片虛無混沌,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無窮無盡,好像什麼都沒有,但是絕非真空,好像什麼都有,但什麼也看不到,聽不到,感受不到,區分不了。這就是無。
就好像,趙小云先前,腦域世界還未形成的時候。
而無極就是無無的狀態,也就是說,無到極限,無窮無盡之外還是無窮無盡,虛無之外還是虛無,沒有任何時間空間,沒有任何感念定義,沒有任何可以感知的能量物質。
這就是無極,無極就是道最初的狀態。
無無是什麼意思,就是一片虛無,它裡面並不是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有,有什麼,有的還是虛無,就是說無窮無盡的虛無混沌,不是空,裡面含有無窮無盡的虛無混沌,無窮之外是無窮,無窮之內也是無窮,這就是道最初的狀態,也就是無極。
那麼無極之中都有些什麼呢?道德經第一章所說的,常無慾以觀其妙。這個妙,就是物質最小的單位,虛無裡面就是這些可以叫做妙的精微物質或者說能量所組成。
無中有無,是從一個點開始出現的有
無中生有的那個點開始,無極成為無有狀態,就是太極最初的狀態,就是有最初的狀態,也就是所謂道生一。
道生一,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就是一,這裡的太極是陰陽未分的狀態,太極之初,就是無極之末。
無極之末,就是混沌元氣,太極之初,就是天地剛剛開始形成,對應第一章的無,名天地之始。
無極,也可以說是無無,這個無無不是佛家講的無無,而是在虛無的混沌裡面存在的還是虛無。
無極剛剛開始生成太極的狀態,就是一。無中生有,就是道生一。
有了意念波動,就開始覺醒,然後就有形態了,具體化了,可以命名了,有概念了,物質化了,這就是有
無中生有,就是一剎那的過程,就是道生一的過程。也就是無極生太極的過程。
但是,這個時候,有形的無形的,有概念,沒概念,具體的,抽象的,能量,物質,都是混合氣狀態,也就是一團亂麻一樣。
漸漸清晰,明確,可以辨別,具體的就是具體,抽象的就是抽象,正的就是正的,反的就是反的,物質就是物質,能量就是能量,兩種狀態可以區分開了,這是二,也可以用陰陽表示。
陰陽兩種狀態的能量物質,互動作用,產生新的和諧體,加上陰陽兩種狀態。
那麼,無中怎麼會生有呢?因為靜極而動,虛靜至極就會自發的震動
無極生成太極,無極並沒有消失,而是在太極之外,包裹著太極。太極還是在無極之中,也就是說,有,無,都還在無極,也就是道之中,有無相生是在無極之中,道之中,無無之中,最終還要歸於無無,然後繼續這個過程
無極,或者說無無,無中生有,變成無有的那個狀態,就是太極,就是一,此時,天地陰陽未分,混沌未分。
太極包括從一到三全過程,從最初的混沌未分到最終化生萬物,一物一太極。
太極形成之後,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陰陽也就是無和有剛剛區分開,由先天一氣生成陰陽混合未分的狀態,這是一生二。
陰陽互動,形成新能量,加上陰陽,就是二生三三。
三就是陰陽,陰加陽,也就是無和有,以及無中有,有中無。
道生一,道德經裡面的一二三不是指個體,而是指形態,比如一就是道的形態,二是太極具備的形態,因為混合陰陽兩種能量,三是陰陽交合形成的新能量,加上陰陽本身,構成了三這個形態,這三種形態的能量體形成宇宙磁場,宇宙磁場進一步形成萬事萬物。
道的最初狀態是無,就是無極,老子所說無中生有,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就是有,就是一,這就是道生一,太極衍生陰陽兩儀,這就是一生二,陰陽兩種能量場相互作用交融,會化生新的生物形態,陰,陽,以及陰陽交合產生的新的能量,就是三。。
趙小云有了這麼多現成的經驗,他的腦域世界在進行翻天覆地的變化。
其餘的隊友也是如此,都有各自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