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明也不是昏君,和他們聊過之後,乾脆排到李一飛這裡來,讓李一飛安排。
兩人來到李一飛在交州府的王府之後,李一飛和他們也聊了聊。
高俅還有武功呢,這傢伙又寫得一手好書法,還真是有點文武雙全的味道。
蔡京就更不必說了,純粹的書法家,其它方面的能力,有點誇誇其談的味道,不過總體而言,還是個人才。
“蔡兄,本王封你為義州侯,你去義州做知府吧,好好幹,記住了,千萬不能魚肉百姓,做個好的父母官。日後若朝廷考核透過,拜相也不是沒可能,本王看好你!”
李一飛對蔡京說道。
蔡京欣喜道:“多謝侯爺,下官必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高俅則被李一飛封為大羅侯,這座剛剛被打下了的安南京都,急需人才。
高俅懂軍事,那就更好,可以接管城防,這樣褚萬里就可以繼續出兵,攻佔安南其它地方了。
.,.......
這批官員來了之後,安南的治理就更加的悠然了。
這個政策一直持續,雖然也會有一定的弊端,但是短期之內,是很有效果的。
搞了一年之後,李一飛也就放心了,這些官員,治理地方,非常有辦法,對經濟的恢復很有幫助。
對發展人口也很有辦法。
宗澤想出了一個生一個孩子獎勵10畝土地的政策,這更是刺激了老百姓。
蔡京也搞了類似的辦法,生一個孩子獎勵20兩銀子、5頭豬、1頭牛,這對農民來說,刺激更大。
蘇軾在占城則大搞教育,普及漢文化。
蘇軾搞了個占城書院,招收學員。
他這名氣還不是蓋的,就是安南人,也有很多知道他的名頭。
很多當地人,都投身到占城書院,學習漢文化,一旦學了漢文化,這人也就基本上跟漢人沒有多大區別了,意識形態一旦一致,哪裡還有什麼區別呢?
又過了兩年,安南全境,全部被大理國佔領了。
皇族統統押送回大理,軟禁在各個地方。
這還是段正明執政,心慈手軟的。
要是李一飛來,肯定要全部殺掉,以絕後患。
安南平定,這塊大蛋糕,也是被分成了6個州來治理。
很快,這裡就給大理國帶來了好處。
大量的糧食被送往大理都城,這下子,段正明心裡也徹底的安穩了下來,也體會到了李一飛攻打這些地方的良苦用心。
有了糧食,朝廷對於平衡物價,非常的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