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的時間,陳碩和楊駿逸、於博、張進等人聊天,說說在烏克蘭時的趣事。
比如那邊的習俗、天氣、生活習慣等。
四人中,也就張進在美國呆了一年多的時間,感受過異國的風情。
於博和楊駿逸兩人還沒出過國呢。
中午吃完飯,陸續的有人來到公司,都是相熟的,在一個劇組工作的。
由於公司的會議室太小,大家直接在大廳的辦公區找地方坐。
等人都到齊了之後,周平、姜雪柔、陳曼靈、李文彥等人坐在首位上。
“咳咳~”周平清了清嗓子說道:“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這次會議的目的。
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們決定將公司的各部門細化一下,釐清職責。
起初,我和雪柔兩人只是喜歡影視,並想著依靠自己的興趣賺點錢。
她擅長創作,和曼靈認識,一起創立了南瓜創作中心。
我則是喜歡將一些臺島的影片運營到內地,讓大家更多的看到這些影片。
後來我們也開始慢慢的著手參與制作,然後自己獨立製作。
隨著發展,漸漸的從一個志同道合走到一起的劇組,慢慢的成立了一個公司。
到了今年年初的時候,更是定下了在帝都發展的策略,將公司總部定在了這裡。
這一切都離不開大家的努力。
只是咱們的行事風格,就像是一個雜亂的草頭班子,沒能更好的發揮大家的能力。
有些情況下更是產生了極大的浪費。
因此我們更加細緻的規劃了個個部門,釐清職業,指定負責人。
現在,我來宣佈一下各部門的名稱、職責和負責人。”
他拿起一張紙,念道:“咱們是以製作起家的,這個是咱們周易的根本,因此,咱們公司的第一個部門就是製作部。
部門經理將由副總姜雪柔親自擔任,副經理由李文彥導演和陳曼靈編劇擔任。
其中下轄制作組、導演組、編劇組、設計組和創意組,基本上涵蓋了一部劇從創意到落實的全過程。”
“第二個部門為營銷部,部門經理以我為主,以吳起為輔。
專門負責咱們公司專案的營銷和宣傳等事務。”
“第三個部門為演出部,部門經理為單小樓。
專門負責管理公司旗下的藝人,並負責組織藝人的演出勞務。”
“第四為後勤部,負責公司裝置、道具及日常用品的採購與管理。”
“第五為客服部,負責與客戶與公司的觀眾粉絲進行溝通。”
“第六為財務部,負責公司的財務規劃、會計、預算、工資發放等。”
“第七為人事部,負責公司的人事管理。”
周平將紙收了起來,說道:“接下來公司的整體架構,將會張貼在公司的公示牌上。
大家的具體職務,將由各部門的經理和副經理來安排。”
姜雪柔接著說道:“就像周總所說的一樣,咱們公司是以製作為根本的,所以製作部專門成立了一個創意組。
這個組是專門用來收集大家的創意的,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的話,都可以進行投遞。
而且這個組並不僅僅侷限於咱們公司內部,之後咱們也會成立自己的網站,收集廣大群眾的創意。
如果有好的想法,就可以經過製作部的孵化,成立一個完整的創作計劃,由公司安排人進行製作。”
一場改革會議,其實也就是一個公示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