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嗣聽完蘇秦之說,心裡更加疑慮了起來,便詢問著其:
“那看來秦國是想做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了?”
蘇秦回著:
“是的!”
魏嗣又問:
“那我們魏、韓這次若敗於楚,那秦又將如何呢?”
蘇秦答著:
“若我是秦王,這次我必然會移師回秦,趁機攻打我們魏國陰晉、上洛和韓國三川,奪回之前之失地了!”
魏嗣說道:
“那若楚敗,這秦國必然也會趁機南下伐其郢都了,看來秦王這個時候,居然還給我們魏、韓以至楚國玩了這一出啊,果然是隻老狐狸!”
蘇秦也說說道:
“可不是嗎?這次本來我們韓、魏敗了,大不了捨棄之前這些佔領的楚地,退回去罷了,但是秦王這一攪和,導致我們與楚國這一戰,可能都輸不起了!”
魏嗣輕輕一笑:
“既然都輸不起了,那不打了,不就行了嗎?”
蘇秦說了句:
“大王,您想的太簡單了,楚國丟了這麼多土地不可能與我們休戰的,除非我們魏、韓能退出佔領的全部楚地,而退出這些土地,大王您和韓王又接受的了嗎?畢竟我們大魏與韓國這次伐楚,得到的這些土地,可是付出了無數將士性命和心血的啊。”
魏嗣猶豫了一下:
“那既然這場戰役關係重大,不容有失,那就拖吧,看誰能拖的久,明日我與季子就返回大梁去吧,畢竟寡人這次在外面呆的太久,不回去大梁主持國事,我大魏會亂的,這裡就交給莫尚與公孫喜了,季子你看如何?”
蘇秦點了下頭:
“是的,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於是魏嗣與蘇秦也返回了大梁,與眾臣商議了起了與楚軍相峙之法了。
這幾年魏國西部收成不如意,又經歷了齊國伐大梁之危,所以錢糧問題這時也成為了一道難題,擺在了剛回到大梁的魏嗣面前。
只聽上大夫李齊首先說道:
“大王,這次與楚國在垂沙相峙,恐非數月之熬,而我魏國如今國內已疲乏不已,這樣拖下去,我們魏國可拖不起了啊,所以臣建議大王您停了這次伐楚之戰吧!”
蘇代也走出來說道:
“是啊,李奇大人說得對,我們魏國現在國庫已經空虛不已了,百姓家存糧也稀缺了,若再與楚國這樣長久對峙下去,我們魏國確實危險了啊!”
陳軫便走出來說道:
“兩位大人,你們或許不知道如今我們魏、韓與楚國這場戰役的重要,若我們撤軍了,那我們魏國這數月來將士們的鮮血可就白流了,而這場戰役,我們是有盟友韓國的,韓國國內也比我們魏國好不了多少,但是韓王也在堅持著要打這場戰爭,我們魏國又怎能先行退卻呢?”
李奇馬上對陳軫說道:
“陳軫大人,您或許不知道這兩年韓國收成吧?聽說韓國今年新鄭周圍是大豐收,而且東周、西周都是如此,韓王更是逼迫兩位周公把其收成一半都進獻給韓國了,所以韓國軍隊糧食,足以與楚相持一年,都不必擔憂!”
然後繼續說道:
“但是我們魏國不同,如今四處五十多萬軍隊,都需要國庫來供需,現在有了陶地,才勉強能彌補一些,現在又要與楚國長久對戰,那虛耗用度只會更多,難道韓國會捨得把其糧草供養給我們魏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