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毅帶著聶顯來到了岸門。
樂毅便以河陽君家僕來投靠公子束,而公子束也在河陽君府見過樂毅,早就對其十分欣賞了,自然對其沒有任何猜忌了,而是把樂毅和聶顯都安置在自己身邊做了親隨。
有了這種機會,聶顯自然更有機會下手了,在一個大雨磅礴的夜晚,樂毅幫聶顯支開了韓公子身邊的婢女,趁公子束熟睡之時,聶顯手持魚腸劍潛入其臥榻處後,直接一劍刺入了公子束心臟,公子束就此斃命了。
聶顯與樂毅也趕緊逃離了岸門,直到第二天,公孫衍和岸門韓軍才知道公子束已遇刺之事,再行捉拿兇手,已經為時過晚了。
樂毅與聶顯倆人一路逃亡了韓魏邊境之地,這時早已經有一輛馬車在等待著兩人。
待倆人上車後,聶顯發現車上早已經有一女子坐在上面了,這女子便是其妹聶蓉了。
三人便一路北行,直奔大梁去了,畢竟這也是鄭復早已經為幾人安排好了的。
魏嗣這日在宮中也收到了秦軍退兵、韓公子束遇刺的訊息,便依然把陳軫、蘇代、如耳三人召來商議了。
只聽如耳首先說道:
“這秦軍退兵恐怕是與楚國有關吧?”
魏嗣搖了搖頭:
“此事尚且還不好論斷,畢竟岸門韓軍可早已是強弩之末了,秦軍這番撤兵舉動確實有點匪夷所思!”
如耳繼續說道:
“畢竟這伐韓的秦軍,可是其從藍田調來的啊,而且藍田乃秦都防禦楚軍的門戶,若楚軍知道此事了一定不會放過這等大好機會的!”
蘇代也說道:
“這可不好說,畢竟秦軍陰險狡詐,說不定是在迷惑韓國呢?”
陳軫便說道:
“這個時候,秦軍乃長途跋涉而來,而且又經歷了一戰,恐怕早已經人困馬乏,沒有補給而退兵或許也算正常。”
突然聽到門外張孝聲音傳來了:
“大王……大王,有韓國使者來了,說有事要緊急求見大王您!”
魏嗣便詢問陳軫三人:
“韓使緊急來見,幾位愛卿怎麼看?”
三人異口同聲說了句:
“那我們趕緊去見見吧!”
待見到韓使後,韓使首先拿著一封韓國國書遞了過來。
魏嗣開啟國書看了一眼後,發現乃是韓王親手所寫,內容便是韓國有兩名逃犯來到魏國了,想要魏國幫忙抓住這倆逃犯,把其送回韓國。
而書中所提倆人正是刺殺了韓公子束的聶顯與幫兇樂毅了。
只聽韓使說道:
“魏王,我們大王希望您務必能幫我們韓國捉住此二犯,我們大王說了必有重謝!”
魏嗣便詢問韓使:
“本王倒想知道,你們韓王又是如何得知,這倆刺殺你們公子束的重犯逃來我們魏國了?本王對此事可是一無所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