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師傅邊打邊說:“起勢動作要領,第一個野馬分鬃左腳分開半步,與肩同寬,兩手向前平舉,與肩...三個野馬分鬃,轉腰坐‘腿’撇腳,重心向後移,再抱手收左腳,上步,左弓步分手,右手按在體側。白鶴亮翅,動作要領:向前跟進半步,兩手向前身前抱球,重心後移,坐‘腿’轉腰分手,再轉向前方,虛步分掌,右手......”
當然兩人只能胡‘亂’地比劃著,根本沒有打出太極拳那優美招式。
那邊的高階班做完了一套24式太極拳,劉師傅走過來到了才子和哈順格日麗跟前說:“別說,你倆還真是塊練功的料,雖說現在的動作還有點僵硬,但是你倆的身段都好,將來練成了姿勢和動作會很優美。”
燕子師傅也收了,到了轉身到了才子和哈順格日麗近前。才子急忙把哈順格日麗介紹給兩位師傅認識。
隨後燕子師傅又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著24式太極拳的基本要領:“自古便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對於這樣一項兼具傳統文化的體育養生專案,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哈順格日麗偷偷地和才子說:“這也太深奧了!你聽懂了嗎?”
才子笑了一下,說:“聽懂了,仔細聽著吧!”
燕子師傅還在講著:“太極注重內外兼修,文修於內,旨在融‘精’氣神於心;武修於外,旨在強筋骨皮於身,剛柔並濟,快慢相間,既能養生健體又可技擊防身……”
哈順格日麗低著頭,聽不懂索‘性’不再聽下去,但是看著才子認真的樣子,也不自覺的聽著燕子師傅的講解。
“有健身意識、有主觀需要地去了解、習練、掌握太極拳,並在潛移默化裡融於學習、工作和生活當中,從而達到療疾健身、緩解壓力、調理身心,進而全面提升自身身體素質,增強人的鬥力和集體凝聚力的目的”
燕子師傅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隨後說:“下面我講講具體動作要領。”之後做了一個“白鶴亮翅”的動作。這時劉師傅解釋說:“這個動作叫白鶴亮翅,要做到臂走弧形,發勁剛勇,收蓄兼併。”
下一個是野馬分鬃,腳邁貓步,執行疾速,外剛內柔。燕子師傅演示太極拳時而靜如山嶽、動如脫兔,時而排山倒海、氣貫長虹,把太極拳開則意氣鼓‘蕩’,合則意氣松沉,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快慢相間的獨特技藝與健身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劉師傅講解著:“習練時,不僅要全神貫注認真學記動作要領,更要用心體會收放力度和動作節奏,太極,講究虛實變換,氣貫一通,所謂一招一式皆由心生,拳是一種動作行為,是標;而意念中實現的卻是一種‘精’、氣、神,這些才是本……”
第一節課就這樣結束,隨後才子陪著哈順格日麗到商業街買了太極練功服。
確實生活的意義在於我們賦予它怎樣的內容,很多時候,夫妻之間的相互信任和愛戀就象太極一樣,真誠和諧方能達到推手的理想境地。
才子的一心一意,加上親自參與,讓哈順格日麗不得不參與進來。
經過一個星期的太極拳學習,哈順格日麗已經慢慢地適應了那樣的練習環境,逐漸地也開始樂於此道了。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春’秋,靜一刻易,靜一生難。太極以靜養動,正所謂“清淨心,生智慧”,其實習慣的養成始發於心,在習練的同時更是一個靜心的過程,過程中亦需領悟它所秉持的“自然和諧、社會和諧、身心和諧”
才子這位極品男人做一個真正的“有心人”,讓哈順格日麗不但學會了太極拳,更讓她得到了心‘胸’的開闊。
涼爽的秋季轉瞬即逝,又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到了。
公園裡覆蓋著一層厚厚地積雪,當陽光‘射’進這悠閒場所時,早起的人們已經把積雪打掃乾淨。
二十多人的太極拳習練者開始練拳,晨熹初現,涼風拂面,人們並沒有認為嚴寒而休練。幾隻麻雀看到這裡出現的黑地,停留在枝頭喳喳叫著,似乎在為這群人吶喊助興。
左右野馬分鬃、白鶴亮翅、左右摟膝拗步、手揮琵琶、左右倒卷肱、左攬雀尾、右攬雀尾、雲手、右蹬腳、左下勢**、右下勢**、左右穿梭、閃通臂、轉身搬攔捶、如封似閉……
才子和哈順格日麗跟著這些練習太極拳的人打了一套太極拳。
翻掌分手、垂臂落手、並步還原,才子做完了太極拳收式看看身邊的哈順格日麗,“哈順格日麗,你學的比我還快啊!”
“嘻!這個容易,都學兩個月了,在學不會你還不笑話我。”
“哼,你呀,說你胖你就喘上了!”
哈順格日麗擦擦額頭滲出的汗珠,看著才子滿不在乎的樣子不由得抬起一腳,照著才子的屁股踢了過去:“看我給你一個有蹬‘腿’嚐嚐!”
才子一閃身,哈順格日麗的小腳沒能踹到才子身上,才子說:“哈順格日麗,這一招是啥招式啊?這是偷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