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歌廳還是由蔡耀東帶路,到了上次才子幾個同學去過的那個大廟。
這是一家新開的歌廳名字叫水調歌頭,名字很好聽,帶著一絲的情調和解渴的感覺。
才子看看自語:“這名感覺在那看見過那?”
蔡耀東到了‘門’前和大家介紹說:“大家還不知道吧,這個歌廳是新裝修的,條件好老了!”
大家點頭,走入歌廳。幾同學進入接待大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圖板,看了圖板才子眼前一亮,因為圖板上寫著一首詩。
拳頭般的燙金大字:
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空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幾位同學見才子看著這這首詩出神也為了上來。看了一會,才子心想,這首詩好像為我和老丫專‘門’立在這裡一樣,這不就是代表了我對老丫的那種刻骨銘心的思念嗎?也許它預示著我在未來的時光裡會百倍地呵護我的老丫!是的,我必須呵護好我的老丫。
想到這,才子看看身邊的老丫,隨後看看大夥。
這裡誰也沒說話,只是點頭。
才子看看蔡耀東笑了,對蔡耀東說:“真的有創意,原來這歌廳的名字借用了蘇軾的這首詩詞的名啊!我感覺眼熟那!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嗨……!”
當然,才子以前沒學過這首詞,也不知道這裡面蘊涵的哲理,但是畢竟從字面上也能讀出它輻‘射’出的那股情感,因此才子也是借用了這首詞的寓意。
實際上,這首詩膾炙人口的中秋詞,作於宋神宗西寧九年(1067)。也是作者酒後抒情,懷念弟弟蘇轍而作,把自己對弟弟的情感昇華到了人生樂觀和不幸哲理高度。結尾的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引起了那些就別親人的共同心聲,為千古絕句。
這時,服務生過來問:“幾位預訂包間了嗎?”
蔡耀東說:“啊!沒有。對了你家老闆在嗎?”
“不在。”
“他不在啊!那你認識我不?”
“您不是姓蔡嗎?是我們老闆的同學吧?您以前來過。”
蔡耀東‘露’出一絲得意的笑,點點頭,說:“對,看看,有大點的包間沒有,給我安排一下。”
服務生點頭,隨後去了服務檯查詢。
才子問:“這裡的老闆也是我們的同學?”
蔡耀東說:“不是,是我原來那個學校的同學。”
時間不長,服務生過來了,對蔡耀東說:“蔡先生,一樓有間大包房。”
服務生帶領下,大家到一樓一間寬大的包間。確實這裡的裝修一流,就連才子的丫丫一樓的歌廳也不過如此。
果盤上來、啤酒啟開、音樂奏起,美輪美奐的燈光閃爍,這種氛圍會讓人的感情瞬間昇華。
李冰冰還是第一個上場,他唱的是他拿手的那首《一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