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邊說邊往山上走,沒幾分鐘時間就到了公園大門門口。
門不大,也就兩輛馬車寬。門樓也不算很高,這是個小寫字母n字形水泥建築,這裡並沒有大門和看門的人,遊人可以自由進入,門樓上刻著四個大字“春曉公園”。
門樓左側兩間平房看似管理人員的辦公室,辦公室裡也沒有人。
才子和哈順格日麗在蔡耀東的引領下,進入了公園。映入眼簾的是上山的階梯,階梯並不陡峭,近幾十個水泥梯凳,階梯上方是一座仿古鐵木結構的涼亭,涼亭延伸出去形成了一條蛇形走廊。
走過臺階,進入走廊,哈順格日麗對才子說:“你看,這走廊裡還有字呢!”
才子仔細一看,這走廊的翹簷下,寫著古詩。
詩詞都是一些繁體字,才子認不全,這些美句都是古代大詩人的一些關於讚美美景的詩詞。從下邊的詩作者的標註,他認出了有白居易,李白、杜甫等一些耳熟能詳的大詩人。
走廊裡一些悠閒的老年人三三五五聚在一起,有的在閒聊著,有的在打著撲克、有的在下棋。
一些年輕人,一對一對的躲在角落裡或是依偎在一起或是牽著手說著悄悄話。
走廊兩側長滿了叫不上名的低矮的灌木,鬱鬱蔥蔥的在微風中扭動著身姿。
順著蛇形走廊東移,一座鐵索橋映入眼簾,二十餘米的鐵索橋上幾個半大小子淘氣的搖動著橋上的鐵鎖鏈子,鐵索橋順勢左右搖擺著。橋下的人造水池清澈見底,一群群的紅色鯉魚和金魚嬉戲著。
見到這鐵索橋在搖擺,三人只好駐足橋頭,幾個半大小子看到有人來。不再嬉鬧,搖晃很快停了下來。
三人踏著鋪在鐵索橋上的木板,木板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過了這座鐵索橋是山的最高峰,幾條自然踩踏形成的山間小路刻在矮樹叢中,幾條小路都通向山上的涼亭。
小路與矮樹清晰分明,三人順小路氣喘噓的爬上了山頂,一座涼亭居於最高處。
從這山峰上的涼亭向南遠眺,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小河和河對岸的一座鵝頭狀的矮山。
才子對哈順格日麗說:“河對岸的山包當地人叫它‘賁了頭山’。”
哈順格日麗說:“這名字起的很奇怪呀?”
才子說:“可不嘛?這是老一輩人起的。”
小河不算寬,夾在這兩座山之間,。
小河兩岸的稻穀已經掛滿了稻穗,稻穗與稻葉形成了分明的界限。米黃色的稻穗襯托著這片片的墨綠稻葉,田梗上幾個孩童用小網罩捕著蜻蜓。
這些景緻讓人感覺這裡的和諧和幽靜。
才子深深地起了一口氣,這氣息涼爽清新,不帶一絲的塵埃,潤肺醒腦。
才子對哈順格日麗說:“這是我家鄉的氣息啊!沒想到,離開這十年才覺得它的美妙,小時候經常到這來玩耍卻沒這感覺!”
哈順格日麗說:“這確實很美,這是一種悠閒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