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即將迎來千秋節。
千秋節乃是皇帝的誕辰,盛國有千秋節十年一祭的習俗。
也就是每隔十年,皇帝需在千秋節舉行祭天大典,以告慰上蒼,為萬民祈求福祉。
而今年,正趕上十年一次的祭天大典。
崇文學館此次被選中,為祭天大典做祭樂表演。
祭樂氣勢恢弘磅礴,學館打算選出六男六女共十二人作為主要樂器的演奏者,其餘人等亦均需參加,以手擊柷或鈴鼓等,並齊聲頌唱詩文。
“顏姐姐,你打算在祭樂中彈奏哪種樂器啊?”
甄蘅得到訊息後,興沖沖的跑來找顏苒詢問道。
顏苒失笑道:“選不選的上還不一定呢,豈是我想彈奏什麼就能彈奏什麼的?”
甄蘅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篤定道:“以顏姐姐之才,無論哪種樂器都手到擒來,當然是彈奏什麼都行啦!”
顏苒不答反問:“那你呢?”
甄蘅露出了失落的神色,原本歡快的語調降了下去:“就我這副身體,若是萬一在祭樂的過程中發病了,豈不是犯了大忌?我哪有資格上臺,也就只能混在人群裡搖搖鈴鼓了。”
甄蘅說著,又揚起笑臉道:“不過,顏姐姐能選上就行了,和我被選上是一樣的,我會在下面為你鼓勁的!”
顏苒看著甄蘅充滿期待的模樣,終究是沒忍心說出,其實她並不想參加祭樂演奏一事。
自重生以來,顏苒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復仇鋪路,若非形勢所迫,她只想低調行事。
而今,她已經引起了蕭遵的注意,不想過於張揚,再被什麼人盯上了。
但是面對甄蘅的殷殷目光,顏苒不想令她失望,還是去報了名。
顏苒選擇了琴,不巧崔靜詩也選了琴。
顏苒的琴藝出眾,崔靜詩也不遑多讓,可名額只有一個,夫子便讓二人進行比試,擇優錄取。
崔靜詩將顏苒視為敵人,比試的過程中,曲風凌厲,攻擊性極強,每每令人難以銜接。
顏苒的曲風卻寬和包容,仿若一張彈性極強的網,將崔靜詩刺來的刀子都綿軟的包裹其中。
兩人鬥琴,寒木春華,不分高下。
最後,夫子選擇了崔靜詩作為此次祭樂的琴者。
甄蘅對這個結果表示忿忿不平:“我明明覺得顏姐姐彈得更好,夫子怎的卻選了崔靜詩?”
顏苒道:“先前,學館每有奏樂,都以崔靜詩為首。祭天大典可不是鬧著玩的,為穩妥起見,自然要選經驗更豐富的人。”
聽顏苒這麼一說,甄蘅的氣也散了,提議道:“那顏姐姐便奏箏或瑟吧!”
顏苒卻有些為難。
她擅彈琴、箏,於瑟、琵琶卻不算精通。
可是敏安縣主擅箏,顏苒又不願與她爭鋒,所以她放棄了參選其他樂器的彈奏資格。
顏苒本以為自己落選已定,誰知還是被夫子點了名字。
“商英英,顏苒,擊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