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想不到這麼快就賣光了?”
望著空空的桌子,李宛驚訝道。
這才剛過了晌午。
成功賣出了第一個後,接連有幾個行人聞著味來了,也是猶豫著買了拿走了,也不知客人滿不滿意?
可惜李蒙只多做了五個餅子,就不肯再賣了。
“姐姐,趁著天色還早,為何不多賣幾個?肉也可以現滷啊……”
李宛邊收拾攤子,邊道。
李蒙笑而不語,默默將鐵鍋連同滷汁端回了家。
又重新找了一塊木牌子上寫了隔日一賣,每次只限二十個。
“姐姐,這樣寫會不會太……”
勸退客人了?
要買還要趁早,不多還不賣!
哪裡有人這樣做生意的。
李宛雖然一肚子疑問,畢竟也沒有做過生意,不敢太過置喙。
李蒙笑眯眯道,“物以稀為貴,愈得不到愈想念,好吃的有,但不是天天有,吃多了也膩味。”
其實就是飢餓營銷,賣家的銷售手段而已。
“可是客人不同,也不會吃膩啊!”李宛瞪著無辜的大眼,把李蒙逗笑了,“這樣輕鬆點也好,明日要做潤哥定的包子,午後閒著就好好歇一歇。”
也算偷得浮生半日閒。
這在古代閒就是真閒了,沒有浮躁的世事煩心。
“姐姐辛苦了。”
李宛聽著也覺得有道理,畢竟她腰背還沒有好全,還不太使的上力。
把辛苦活全部落在李蒙一人的肩上也過意不去。
她與李蒙的心結開了,要做生意就要踏踏實實的做,才能過上好日子。
眼下的宅院雖然沒有沈府的寬敞雅緻,可是卻是她們的安心住所,心中歡喜的很。
“以後姐姐都教你做。”
李蒙當她是親妹妹,學個手藝日後也不愁吃喝。
“好。”
李宛重重點了點頭,兩人說說笑笑收拾了鍋碗瓢盆,又將今日賣的六十文拿了出來。
將所有的銀兩和今日掙的文錢都放進了一個盒子中,這就是一種儀式感。
更能戰勝人的惰性。
“錢雖然不多,日子卻會越過越好。”
李蒙看著這盒子的文錢,零零散散,卻是靠她們二人掙來的,不免揚了揚眉,“你認字多不多?”
合上了盒子,李蒙又問道。
“會幾個字。”
李宛雖然是沈府的丫鬟,可是沈府畢竟是書香門第,哪個下人不認識幾個字的,那不是丟府上的臉嗎?
“雖然我們靠手藝為生,不說知書達理,多學一點東西也是好的,你沒事就看看書罷。”李蒙雖然不是書呆子,可是她也承認。
書讀多了自然能提高一個人的學識,就算是擺攤的農婦,也不能愚昧無知。
“嗯。”李蒙要求的,李宛當然不會拒絕。
她沒讀過書,也知道那些名門閨秀是怎樣的做派,她雖然不羨慕,可是如果胸中有點墨,好像底氣更足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