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還真有。
比如《港囧》,包唄爾的那個角色如果是寶強演,票房至少能再加兩億。
不過程勇這個角色,確實不是非徐爭莫屬的。
至少黃博應該就能演。
徐爭沒有過多廢話,甚至沒有談片酬,很快就做出了決定:“感謝張導的看重,這部戲我接了。”
徐爭的爽快有些出乎牧之的預料:“徐導,不談談片酬嗎?”
“按行價來,或者張導資金有限的話,我可以拿片酬分成。”
這真的就是很有誠意了。
牧之伸出右手:“歡迎徐導,片酬就按行價來,徐導可以放心,我們這部戲不缺投資。”
既然確定了要合作,兩人很快就熟悉了起來。
徐爭道:“張導,你不用喊我徐導,你是這部電影的導演,喊我徐導會影響你在劇組的威信,從今以後你就喊我名字就行。”
牧之對徐爭豎起一根大拇指:“喊名字太過了,你年齡比我大,我喊你爭哥吧。”
不得不說,徐爭在演員方面的操守值得讚歎。
雖然《港囧》和《囧媽》拍攝的都不盡如人意,但在演員方面,徐爭是合格的,甚至是優秀的。
《我不是藥神》他不能拍嗎?
如果他要搶,聞牧野能搶過他嗎?
但徐爭全程為聞牧野保駕護航,擔任《我不是藥神》的監製和主演,藥神上映之後,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徐爭的電影,徐爭特意發微博表示,他只是這部電影的主演,導演叫聞牧野。
心胸、格局、還有熱愛。
娛樂圈有這種高度的人不多。
但有一說一,《囧媽》和《港囧》真的很平庸……
牧之知道徐爭不會成為他的麻煩,不過他還是問了一下:“爭哥,你不想自己當導演嗎?”
“這是你的電影,我當什麼導演?”徐爭的回答很自然,然後他輕嘆了一句:“讓我在導演和演員這兩個身份中選,我更願意當演員,雖然導演讓我名利雙收,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演戲,而不是導戲。”
“我看過採訪,不過我以為你是說著玩的。”牧之道。
徐爭搖頭:“我是認真的,我最喜歡演戲,但我拍《泰囧》之前,已經有一年多沒人找我拍戲了。沒辦法,我只能自己做導演給自己拍戲捧我自己,這樣才能有更多的機會演戲。”
“爭哥你這麼優秀的演員,居然也會一年多接不到戲?”牧之有些奇怪。
徐爭輕笑,只是笑容有些嘲諷:“很正常,娛樂圈就是這樣,不是演的好就能得到機會的。吳景你知道嗎?你以為他為什麼要拍《戰狼》?和我一樣,根本沒人找他拍戲。說穿了,要有人捧,誰願意跨行啊?真以為當導演容易?當初我為了給《泰囧》找投資,就差給人下跪了。”
這絕對是真情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