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章 打擊 (1 / 3)

對於那些立志想在娛樂圈長遠混下去的人來說,口碑很重要。

舉個例子,《港囧》和《囧媽》如果不是徐爭拍的,單純從質量上看,票房能破5億嗎?

《新喜劇之王》如果不是周星池拍的,票房能破億嗎?

真心都是很一般的電影。

架不住主創的口碑好,所以就會有很多人被騙進電影院。

但是觀眾不會永遠都上當受騙,世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

徐爭從《泰囧》到《港囧》再到《囧媽》,證明了他骨子裡就是一個喜歡文藝片的文青,又想要商業片的票房又想要文藝片的矯情,所以電影拍的越來越自嗨。

下次他導演的電影,如果沒有重大突破的話,很難再吸引路人盤。

當然,徐爭只要願意,他是能夠拍好商業片的,就怕他錢賺夠了,一頭扎進文青堆裡出不來。

至於星爺……真的是爛片N連擊了。

全國人民欠他的電影票已經還的差不多了,現在甚至屬於他欠全國人民一張電影票了。

封神是他自己憑本事封的,從神壇上掉下來,也是他憑本事親自掉的。

口碑一旦崩盤,就很難再吸引路人。

但徐爭和星爺這種級別的大佬,再怎麼崩盤,也都有一個下限,基於以往他們創造的輝煌,世人對他們繼續創造奇蹟還是有一定的期待。

只要他們能拍出真正的好電影,大家該看還是會去看的。

可是如果導演之前拍的實在是太爛,又沒有成功的前科,那路人對他的信任就會降至冰點。

典型代表,大鵬。

《煎餅俠》票房破十億,看似票房大豐收,但是口碑太差,很多觀眾被坑了一次後,直接就將他拉進了黑名單。

後來他執導的《縫紉機樂隊》真心拍的不錯,最起碼比《煎餅俠》強多了,鬥瓣6.6的評分,很多人還是因為《煎餅俠》拍的太爛,沒看《縫紉機樂隊》就直接給他打了一星,再加上鬥瓣評分對國產電影向來都不友好,《縫紉機樂隊》的真實評分應該有七分左右。

七分的國產電影,懂行的同學都知道質量已經算不錯了,《戰狼2》也才7.1分。

但是《縫紉機樂隊》票房慘敗,大鵬也在採訪的時候親口說了,因為《煎餅俠》的口碑太差,反噬了他的導演生涯,從此之後他只能做演員了。

因為觀眾已經不信任他做導演的能力,他拍的再好也沒有用。

這就是口碑的重要性。

而相比大鵬,畢導當然是碾壓的。

大鵬這種拍出票房破十億、質量近7分的導演都因為口碑問題在導演圈混不下去了,畢導的境況可想而知。

畢導現在的吃飯方式主要是透過蹭熱度。

徐爭有熱度就蹭徐爭,蕭戰有熱度就蹭蕭戰。

鐵林,平行世界的畢導。

當然,鐵林是鐵王座的繼承人,這可以保證鐵林不會像畢導那樣淪落到蹭熱度的地步。

不過,鐵林想要繼續做導演也基本不可能了。

就算他拍出一部《我不是藥神》來……算了,他拍不出來的。

以鐵林的藝術水準,他真要想再拍電影的話,牧之就向他推薦《魔都堡壘》。

……

一覺醒來後,鐵林抑鬱了。

“我不明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