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章 開始搞事 (1 / 2)

英國公理解不了。

其他人也理解不了。

皇帝怎麼就突然發瘋要對自己人下手呢?

雖然藩王問題確實一直都客觀存在,對國庫來說也是極其嚴重的負擔,但這一塊是不能碰的。

“陛下,當年文皇帝登基後也想削藩,結果藩王紛紛揭竿而起,文皇帝直接丟了江山,前車之鑑啊。”

英國公脫下官帽,直接開始砰砰的磕頭。

牧之一腳伸了過去,英國公砰的一下磕到了牧之腳上,把英國公嚇了一跳。

“行了,有磕頭的力氣留著到時候平叛。”牧之很淡定的說:“當年是當年,現在是現在。朕的皇位就是藩王造反後傳下來的,從那之後藩王就當豬養了,手裡根本沒有兵權,你們怕什麼?他們就是想造反也有心無力。”

牧之一通大實話,讓所有人都無言以對。

事情的確是這麼個事情,但是你把這些事情攤在明面上真的好嗎?

“怎麼?別告訴朕你們這些一品大員連手中沒有兵權的藩王都對付不了?”牧之挑了挑眉,語氣自然有幾分不虞。

英國公還是不明白:“陛下,為何一定要對藩王下手?”

“因為藩王不死,朝廷就要死了。”

對牧之這句話,英國公表示不敢苟同。

牧之目光看向戶部尚書,淡淡道:“樓尚書,你來給英國公解釋解釋,每年朝廷要負擔的藩王開支是怎樣一個天文數字?把這些開支節省下來,國庫又會是怎樣的情況?”

樓尚書有些尷尬,只能顧左右而言他:“陛下,國庫暫時還是能撐住的。”

“你也知道,那是暫時,以後呢?難道民脂民膏都拿去養那些豬一樣的藩王嗎?”

其他人心說這有什麼不對?

在古代,忠君愛國是主流思想。

藩王作為皇族,享受民脂民膏也是理所應當。

但是,牧之不是古代人。

他不支援這種觀點。

而且,這群藩王每年從國庫和當地拿的錢,也屬實太多了一點。

“昔日成祖爺為補償那些藩王放棄兵權的行為,允諾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內自由收稅,無需向朝廷進貢,然後朝廷每年還要額外按照人頭數給藩王應有的封賞。

諸位,你們想過沒有,長此以往,這天下到底是藩王的還是寡人的?國庫裡的銀子,難道全都拿去堵藩王的窟窿嗎?”

丞相擦了一把頭上的冷汗,顫聲道:“陛下,問題沒有這麼嚴重。”

“問題比我描述的更加嚴重。”牧之冷聲道:“朝廷把藩王當豬一樣養,固然是把他們養成了廢物,但同時也讓他們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睡女人。藩王生孩子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爾等聽說過絕嗣的皇帝,可曾聽說過絕嗣的藩王?”

沒有人回答。

藩王一代比一代多,本來就是大趨勢。

不讓藩王掌兵權,一群大老爺們,不缺錢不缺閒也不缺地位,在《大陰陽真經》出現之前,最大的愛好可不就是強搶民女然後生米煮成熟飯嗎?

初代藩王假如有10個,二代藩王就能有40個,三代就會有一百多個。

而當初開國皇帝憐惜自己的兒子,規定讓藩王享有超國民待遇。

後來造反成功的成祖因為心有歉疚,讓藩王在經濟上享受了更多的特權。

每年朝廷撥給各藩王府的銀子,都是按人頭算的。

而藩王每年兼併的土地,也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藩王府上的人越來越多,國庫要養著越來越多的米蟲,這些人跑去兼併了越來越多的土地,到最後百姓流離失所,最後倒黴的還是朕。所以,藩王必須除。”

在封建時代,朝代滅亡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普通百姓沒地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