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媽在和高粱面子,捏成窩窩頭一樣,上了蒸籠。
切了家裡的蘿蔔青菜放了一小點鹽,連油都沒放,就這麼熬了一鍋,婆媳三人連湯帶水,又一個人分了一個高粱面窩窩頭,就算是一頓中飯了。
這是王大媽家庭條件好,兩個兒子都會手藝,王大爺常年在九江幫著人家做手藝活。一般人家,別說高粱面窩窩頭,就是搗出來的麥皮糠都捨不得餵豬,也要和到一起做主食的。
“娘,小朵到底是怎麼想的?”王大嫂子一個窩窩頭吃完,又喝了一碗湯,才覺得肚子裡有了點飽腹感。
王大媽又拿了一個窩頭,掰開一個媳婦分了一半:“她說再想想,就再想想吧。就算小朵同意,陳松這孩子不知道願意不願意呢。”
王大嫂有些不理解:“陳松有什麼不願意的?小朵就是年齡小點,樣子可不差,養養肯定在大王莊數一數二的了。再說,小朵現在有地有房子,他們兩個都是沒爹媽的,一起過日子總能過好。”
一旁的強子媳婦沒說話,這件事情輪不到她插嘴。
王大媽嘆了口氣:“陳松這孩子,你別看他還沒強子大,這孩子心思看不透。今天給族裡的野豬和雞你可看見了,每年他都給大王莊獵一頭。這可不是家裡養的。這麼有本事的孩子,別說找媳婦,就是蓋幾間大屋,買幾畝地也不是不可能。”
“孃的意思,他還看不上小朵?”
“難說。”王大娘想了想:“我得探探陳松的口氣,別小朵同意了,他再不同意,到時候小朵多尷尬。你還記得春天,後村老魚頭家想叫陳松去倒插門,他就沒願意。這孩子,心氣高著呢!”
“那娘什麼時候去問問?”
看了一臉好奇的大兒媳婦一眼,王大媽拍了拍身上的灰塵站起身:“我現在就去問問,我這心裡擱不住事,不問清楚,我晚上覺都睡不好。老大媳婦,你抽空幫小朵做雙鞋,這孩子,可憐。”
王大嫂忙也站起身,準備去找針線籃子:“好的,剛好年前我準備納鞋底的,東西都有。這次納底,我給續上點棉花。
王大娘又看了眼一旁收拾碗筷的王強媳婦:“老媳婦,你嫁妝裡不是有塊碎花的布料嗎,拿出來給小朵裁身衣服。不白拿你的,等過完年,手頭寬裕了,娘還你。”
“娘,什麼還不還的,我現在就去裁去。要不要做大點呢,她這個時候快要竄個子了吧?”強子媳婦說完,連忙端起面前的蘿蔔湯三口兩口喝完,準備去裁衣服。
“給她做大點,袖口褲腳口給卷一道上去,長個子了還能放下來穿。”
“知道了,娘。”
王大娘風風火火地往陳松的小茅草屋子去,陳松的屋子在村西頭最高的坡上,後面就是大山,門前一條溪流,將他和大王莊隔成兩個世界。
看向不遠處的小茅草屋,王大娘心中五味陳雜,這孩子掙錢不攢了蓋房子買地,都貼給了大王莊這些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