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妹妹提出要求很難讓人拒絕。
“要不吃過晩飯唄?”
露出兩個小酒窩的妹妹,使勁搖頭!兩個馬尾左右搖晃。
可愛的妹妹再個撒嬌,就更讓人無法拒絕了。
“唉!真拿你沒辦法!”
林牧之將笛子橫在嘴邊,斜臉向下看著妹妹眯了一下左眼。找了幾個音色,吹奏了起來。
世人常將戲曲聯絡起來,但戲和曲有著本質的不同。
戲分文武,武戲比較鬧,多是兩人或幾人打來打去,又稱看戲,所以百姓們看熱鬧時也會叫做看戲;文戲多是唱腔,又稱聽戲,多是歷史或小說改編而來。
曲才是文人的心頭好,不然怎會有,曲有誤,周郎顧的典故?
其中就有有唱詞和無唱詞,就算有唱詞,也和戲有很大的區別,最起碼不用畫個大花臉。曲的演奏不會有太多的樂器,比較單一或是兩種,三種以上極為罕見。
當然像那種幾百把同樣的樂器同湊一曲不算此列。
曲子不是很長,音節也不是很多,只是在重複中加重了音色,改變了幾個音符。
林牧之已經開始吹第二遍。
黃貫低聲問道:
“小師妹,這笛子是借誰的?”
趙吉祥認真的觀察著哥哥,隨口回答道:
“是李姐姐的。”
黃貫嘿嘿賊笑,來回這麼快,肯定沒出夫子的住宅區。小師妹又是朱夫子的弟子,朱夫子和李才女同在一個屋簷下,這笛子跑不了就是這二女的其中之一。
不遠處的夫子宅內,兩個女子坐在大廳桌旁,桌上堆了許多薄子。如果林牧之看到這一幕,一定會感嘆一句,原來古人的老師,也要批作業啊!
坐在主位的女子微笑的看著右側的女子,右側的女子沒有抬頭,翻了一頁手中的薄子。
“聽這音色,是我的那支笛子。”
第三遍快完之時,林牧之側身看著自己的妹妹。
不知何時,小桔子揹回來的古箏已經掀開了黑布,架在了大廳正門口。
趙吉祥理正衣冠,盤膝坐好,目不轉睛的盯著林牧之的手勢,側耳傾聽著樂曲的旋律,兩隻小手也已經放在了古箏之上。
本來吹了三遍的林牧之準備停下來了,一看妹妹起了範,自然不會掃了妹妹的雅興。
第四遍開始。
趙吉祥的天賦在這個時候也展現了出來,一下只就隨著旋律和絃而奏。兩種樂器,兩種音色,相得益彰。
林牧之給了小桔子一個肯定的眼色,以此鼓勵自己的妹妹。
得到了自己哥哥的肯定後,趙吉祥很開心對林牧之笑了,只是很快,她又認真了起來。
兩種樂器和絃之後沒多久,李易安起身離開了大廳,曲子還沒到一半,她又回來了。只是手中多了一支蕭。
朱夫子皺起了眉頭。
“易安,你…”
李易安沒有回答,只是輕哼了一聲。
她要報復!雖然李易安很欣賞林牧之的詩文,但這也不是他調戲自己的理由!曲子她沒聽過,肯定是那登徒子自己譜的。
不得不說年少時期的李易安並不像中年時期時那麼悽婉,這一點從“沉醉不知歸路”和“爭渡,爭渡”就可以看出來,少年時期的李易安玩的也很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