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探秘者筆記> 第二卷 苦山謎窟 第一百零四章 落泉山(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苦山謎窟 第一百零四章 落泉山(中) (1 / 2)

上回說到沈一凡等人從落泉溝而上,來到了落泉山頂,看到了一番如同仙境的場面,按照沈一凡所知道的風水知識,斷定這裡是一個龍子脈稱之為‘贔屓脈’又稱為‘龍望子嗣’,是一處上好的佳脈,就算是唯一不好的一個風水眼,也被張文川用自己的墓葬給堵了。

張復說道:“按照你的說法,我們家祖墳,風水不好?”

沈一凡說道:“張文川一心為了西川啊!這個龍脈雖然為佳脈但是唯一的一個致命弱點就是,那座種有桃樹的小島。也沒張文川用自己墓穴給堵了,此地脈之敗氣。”

金鑲玉在一旁有些不解問道:“你不是剛剛說那個島是什麼龜首嗎?那裡不好?”

沈一凡說道:“首入甲為龜,首仰出水為黿。龜生性溫和,而黿天生好鬥。”

“慢著!”專家說道:“我有點搞混了。你不是說這是贔屓脈嗎?怎麼和黿又扯上了。”

沈一凡說道:“地脈只要呈現龜狀統稱贔屓脈。也是應龍生九子,龍脈傳承的說法。”

前文提過華夏大地龍脈千萬條,但是龍脈之中也有優等劣次之分,有些黑龍,烏龍和惡龍之脈那就是兇穴了,而龍脈中還有子嗣龍脈,因為龍脈地形走勢如同龍生九子中九子相似故此稱為‘龍子宗嗣’之地脈,大都這些地脈風水不是抱得江山永固便是抱得子嗣平安。

傳聞當年周文王的陵寢所葬之地就是有姜太公幫其尋找的一塊為‘龍子宗嗣’相的地脈,故得周朝二百多年之昌盛。周文王之墓至今是一個謎團,傳聞文王墓在現在的陝西畢原一帶,但是至今未有任何考古發現,當然也不排除已經被盜墓者洗劫一空。

而‘龍子宗嗣’地相也分的九種,是按照龍生九子的九子來命名,我們在此就不一一說來,而是挑的沈一凡眼前的地脈來說‘贔屓脈’。贔屓為龍生九子之第六子,傳聞早年常託著山河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所收幫夏禹治水立下了很多功勞,治水成功之後夏禹便讓它託著自己的功勞四處遊走,故此華夏大地下負碑之物就是贔屓,也有地方稱之‘霸下’。而在堪輿風水之中,因為贔屓象徵的是長壽和吉祥,故此都為吉壤之地。

天下凡是形如龜狀的地形都稱之為‘贔屓脈’,而這種地脈風水倒也不是難尋,在梁溪市也又一處,在梁湖之中有三座小島,遠看酷似一個浮在水面上的烏龜,當地人稱之為‘三山’或者‘龜山’,此地也就是‘贔屓地脈’。但是贔屓地脈又分龜脈;黿脈兩種,華夏大地下以黿脈居多,龜脈為少。黿脈是世人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就如沈一凡等人眼前的那一大一小的湖中山形如黿龜,而黿脈雖說也是吉壤利地但是黿性好鬥,愛興風作浪,故此黿脈之也又一個惡穴,一般只要懂得風水堪輿之法的人,找一個命數相當的人葬於惡穴之中,擋住惡氣外洩,此地就絕佳風水吉壤。

龜脈更是難以尋覓的佳穴之地,仰首為黿,首入甲為龜。所以龜脈有可能是湖中的一座山,也又可能是什海上的一座島,更有是沙漠中的一處石頭脊背。龜在華夏文明中一直是以長壽而視,葬入龜脈之地的人屍體上都會生出獸毛鳥羽最後化解成仙,這種佳地必須是懂得分金定穴的人高人才能找到,而這種高人非摸金校尉不可。

之前聽有人野談的時候也聽到一些這樣的故事,其中最為深刻應該是早幾年前傳說中的盜墓四族的探險,傳說江湖上有一個孫黃杜陳四個盜墓家族,其中孫家的不二法門便是和分金定穴有這異曲同工之妙的,尋風遁水之法。一次他們前往內蒙的巴丹吉林尋找黃金城,在這片大漠中就找到一處龜脈地穴,沒想到的是在這處地穴之中看到了無數大如磨盤的龜殼,更是看到一隻體型如山的巨龜慢慢的爬來,到了那裡也就結束了自己的上大數十萬年乃至更久的生命。

野談自然不能全部當真,不過從風水學,龜眠之地確實是風水最佳的吉壤。所一般能找到龜眠之地就能找到龜脈佳穴。傳說古人會去找那種上萬年或者數十萬年的老龜,養著帶到老龜壽終正寢的時候,尾隨老龜找到龜脈之地吉壤,來定位陵寢選址。不過這也是傳說而已,烏龜的壽命很長足能熬死好幾代人,所以最後人足被那些老龜給熬死了,老龜可能還有好幾百年的壽命,故此這種方法也不是百試百靈的。所以一般能找到龜脈之地

的人大都都是精通堪輿風水。

西川王國其實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國家,在華夏曆史上並沒有記載,至今無人知曉西川王的真實姓名,就這樣一個如此閉塞的王國怎麼會接受一個外人做其國師,唯一能解釋的就是西川王有用得到張文川的地方,那唯一能用到張文川的地方自然就是為自己建造墓穴。

張文川投靠西川王第一個任務應該就是幫西川王建造王陵,後得到了西川王的重用才能了國師,張文川也確實帶入了很多先進的工業和農耕技術。

專家在一旁還是不依不饒的說道:“傳說這裡是要塞,那武裝建築總該有點吧?但是我放眼看去除了這片天下和諧之外,沒看見有什麼城牆碉堡之類的。”

沈一凡指了下落泉峰說道:“我們看到的其實只有一半,還有一半都在後面。所謂一陰一陽,一文一武。”

專家聽到這裡嗤之以鼻說道:“不會吧!這怎麼可能?”

估計在場各位除了專家和金鑲玉聽懂了沈一凡說的話之外,其他人的腦子裡估計都已經灌滿了鉛水,基本都屬於不能運轉狀態。

其實一開始我也沒有聽懂,為此我還特地問了幾次我的委託人這究竟是什麼意思?後來我聽到委託人的講解後,便明白了一切,當時我對沈一凡等人猜測圓舟和外星人深信不疑。

方子雖然聽不懂沈一凡說的什麼,但是他知道前面看到的湖水不是幻術而是真真的湖水,沒有任何船隻載具又如何去落泉峰或者旁邊的小島。

沈一凡倒也不為此擔心,他告訴大家。他們眼前的陵墓為外接式陵墓,也就是說,王陵和張文川的幕張不會很大,大家眼前能看到的就是陵墓的所有,沒有地宮。外接陵墓其實在古代的時候,也就是宋朝早先年在一些官宦和富賈之間流行了一段時間,主要的用意也是聽說這種格局的墓葬方便自己成仙得道,而其實最大的用意就是能方便後人祭祀所用,有一些和我們現在祠堂作用一般。

既然是方便後人前來祭祀所用,自然會將載具之事考慮的周到,只是可能要開啟某個機關暗削之類的,沈一凡四處一看目光落在了湖邊的一處景緻優美的地方。

這是一處靠著湖邊的紅楓樹,這顆紅楓說是奇怪在桃花爛漫之季時候,居然還是滿樹紅葉,在紅楓的旁邊有一塊宛如美人照鏡的梁湖石,給人的第一眼就是一處放大了幾十倍的大型盆栽一般,紅楓種植在一個不高的土坡上,土坡綠草蔥蔥,茂密的紅葉如同一把打傘一般開啟,幫著一位照鏡梳妝的少女遮風擋雨,而在這梁湖石的旁邊有一個棋盤。看到這裡大家不由就聯想起張文川和西川王會不會從自己的墓裡爬出來,在此對弈一番。

沈一凡說道:“古代人很喜歡用棋盤做機關的開關,我估計那棋盤也是如此。”

說著便帶頭來到了紅楓之下,走近紅楓之後才知道,他們在遠處看到的一切居然是一副巨大的畫,除了哪棋盤是真的其他都是在一堵白色的牆上畫出來的,大家都感嘆這畫師的高超技藝。

大家低頭一看棋盤,專家說道:“奇怪。這盤是神仙局。”

沈一凡點點頭說道:“不錯。就是神仙局。”

金鑲玉在一旁問道:“什麼叫神仙局?”

沈一凡說道:“就是殘局。這個棋局是有名堂的叫‘雪擁藍關’。”

專家在一旁說道:“雪擁藍關馬不前。這意思是讓我們打道回府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