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沈一凡和專家在長弓縣穀倉讓警察和民兵找到了,幾部錄音機之後,心裡也是有數了,隨著車子回到縣政府後,沈一凡將事情的前後推測和縣長;縣公安局局長說了一遍之後,便離開了。
第二天,糧食局的一位副局長和幾名科長全都被帶進了縣公安局,至此為止所謂的陰兵的靈異事件也就此解開了其中的端倪。
所謂的靈異事件“陰兵借糧”,其實就是長貢縣糧食局貪汙的藉口。糧食局的領導幹部中飽私囊,平日裡將國家的糧食販賣到了穀倉空了,便用‘陰兵借糧’的藉口,從閉路電視上看的出,這些畫面紋絲不動,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畫面太過於靜態,讓沈一凡和專家有些懷疑,一般在室外的閉路電視都會被風吹的搖晃,而沈一凡和專家看到的畫面完全就是靜止的,這說明是有人事先拍了照明然後放在閉路電視的探頭前面。在穀倉附近聽到的女子哭聲和慘叫的聲音被風很容易就吹散,說明這些聲音不是直接發出來的而是透過某些媒介發出來的,故此斷定是有錄音機放出來的。
公安一審糧食局的副局長和幾個科長供認不諱,而且為了隱瞞事實居然將新上任的局長打暈了從塔上推了下去,這個案子也就這樣告破了。
話說,長弓縣的人為何如此相信陰兵借糧的靈異事件,除了張獻忠的軍糧被竊案之外,還有件事情很是轟動當時長弓縣。
話說,清朝乾隆年間。長弓縣當時是一個自治縣城,沒有縣官之類的,是有當地威望最大的家族管理長弓縣,那自然就是張家了。
有一年苦山山洪暴發,長弓縣雖然沒有遭災,但是周邊的村子和幾個小鎮都變成了澤國,很多災民都湧入長弓縣避難,為了讓災民能吃飽肚子,張家當時的族長,張催武就讓人去大城市購買了大批的糧食回縣城,囤放在張家大院的後面,明日開倉放梁。
可是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張家大宅的糧倉裡滿天飛舞的都是白色的紙錢,糧倉裡是顆粒不剩,望著滿天的紙錢,張催武是傻了眼。
這下不是要了張催武的老命了,是要了整個長弓縣和幾萬災民的老命,就在大家無計可施的時候,一名遊歷道人正好路過長弓縣,看到這個情況便告訴張催武,這是“陰兵借糧”,這世道哪裡都是洪澇天干的,很多人都沒有飯吃,就連鬼也是同樣的道理。
道人答應張家幫其找回一些損失,但是要全部找回也是沒有辦法,當天晚上道士就在張家設了法壇了,一晚上下來之後,道士告訴張催武,借糧的陰兵是苦山落泉溝附近的古戰場上死去的亡魂,現在它們答應還一半的糧食給張家。
張催武聽能要回來一半感覺已經不錯了,連連稱謝。第二天早上,張家在長弓縣內設立的粥鋪裡多了很多糧食,此事也就告一段落了。
三個月後,洪水退去一切恢復以往。
一日,張家大宅門口突然又多出了很多糧食,還付了一張紙條上面寫到:“陰兵借糧,有借有還。借你三千,還你六千。”管家一點果然是多了三千擔。
沈一凡聽到這個故事之後,有些不太相信‘陰兵借道’這樣的事情,他估計是張家當時拿不出六千擔,為了平息災民只能用這樣的方法。
長弓縣的事情也算結束,沈一凡等人便帶著隊伍朝著苦山腹地而去。這次他們的目的先是西川王陵,找到了西川王陵之後才能確定張文川的墓葬究竟在什麼地方。
隊伍一路而去到了盤山公路無法進入的地方,大家只能徒步前進。沈一凡帶著尋龍社的方子等人和金鑲玉;阿冰以及犛牛;石頭和罌粟,還有就是張復和胡二鬼子那群人,一隊人繼續開進,而古傑和慕容婉兒的支援就在盤山公路附近紮營。
他們第一個目標就是落泉溝。
落泉溝是一條兩邊都是山澗小溪的山路,說是路也不是路,就是一塊塊的石頭,下面就潺潺流淌的溪水。
胡二鬼子來過這裡,所以很容易就找到了落泉溝,按照他的描述,他們過了落泉溝就遇到了鬼打牆,接著不知道怎麼就來到了一條小路上,就看到了陰兵借道。
專家在一旁看了眼落泉溝說道:“看著沒有什麼陰氣啊?”
胡二鬼子聽後嚇的說道:“可不能胡說。這地方邪氣很。”
沈一凡說道:“既然說的這樣邪氣,我們也不要貿貿然的進入,在這裡休息一晚,到明天早上出發。”
大家聽的也是同意,沈一凡便和方子一同進了落泉溝偵查一番。這次沈一凡因為幫了長弓縣的忙,縣長特批從民兵庫裡給了一批武器他們,雖然這些槍都是老實的81半自動,但是對於沒有武器來說也是非常不錯了。
81半自動步槍是我國自主研究的一種部隊制式武器,在60年代的時候普遍用於邊防軍隊,後來慢慢淘汰,成為民兵的武器,到了現在民兵也不用這槍了,便一直放在庫房裡。
對於沈一凡他們來說人手一把槍,想都不敢想,不過也確實壯了他們的膽子。
沈一凡和方子兩人朝著落泉溝一路而去,也沒有特別的地方,走到中間之後方子拍了下沈一凡指了下他們頭頂。
沈一凡抬頭一看,頭頂上全是懸棺,密密麻麻的幾乎把山溝上方的天空全部蓋滿了,往前看去山溝上方也是全都懸棺。
沈一凡掏出定水盤看了看說道:“這裡
確實接近龍脈之地,也是下葬的好地方。”
方子問道:“我在想。為什麼懸棺要從落泉溝的中間開始才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