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探秘者筆記> 第二卷 玄武謎葬 第八十八章 黑牛山的秘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玄武謎葬 第八十八章 黑牛山的秘密 (2 / 2)

沈一凡在車裡看著警察的車隊一路而去,微微一笑撥通電話說道:“很快。鄭文麟就會出現了。”

果然沒過一個星期鄭文麟獨自一個人來到了西浙市的公安局自首,後來老朝奉和五行世家透過不同手段,拿到了鄭文麟在公安局的筆錄。

殷商時期鄭家為了躲避仇人追殺,舉家從中原遷移的還是文明不發達的江南,大隊人馬到達這裡之後,鄭家人中有一個精通風水地脈之人,在此看到黑牛山後斷定黑牛山是一塊吉壤風水寶地,鄭家人就決定在附近落地生根,最早稱為鄭家寨。

黑牛山是一塊吉地,鄭家人就準備選擇在此建造祖墳,沒想在建造過程中發現這裡有古墓,而且是一座連環墓,開挖了幾座墓葬之後發現這裡原本應該是當地一個草頭天子的墓葬,這個天子死後葬入黑牛山後,他的臣民全部殉葬。

其實黑牛山內已經被掏空,小小的一座黑牛山內居然有一千多個古墓,是一個墓葬群,而且還有豐厚的陪葬品,故此鄭家寨有改名為古烏鎮,藉著古墓群裡的陪葬品古烏鎮世世代代都過的非常富裕,隨著時間的推移墓葬群裡的東西越來越值錢,而古烏鎮的鎮民們也越來越貪婪。

本來古烏鎮有一條千年不變的規矩,古墓中的東西每年只能拿兩樣出來,補貼鎮民但是到後來,鎮民對黑牛山裡古墓的盜發越來越猖狂,到了民國後期古烏鎮已經將周邊的殉葬墓發掘一空,延續到鄭文麟一代其實黑牛山裡就剩下了四座古墓。

鄭文麟覺的如果再繼續下去的話,古烏鎮的鎮民都會變成好吃懶做,自私自利之人,故此下了規矩,不許再從黑牛山取文物出來倒賣,一開始鎮民還是聽畏懼鄭文麟的,不過到鄭文麟鎮長的任期即將結束的那年

,很多人就開始不將鄭文麟當會事了,很多人都偷偷去黑牛山盜發古墓。

其實所謂有二十幾年輕人失蹤**根本就不是這回事,那天早上來的外鄉人是省公安廳的警察,是鄭文麟找來的,他們去黑牛山的主要原因就是去抓一群盜墓賊,結果發生了火拼的事情,在槍戰中無意點燃了一個炸藥箱,發生了驚雷之響。而且所謂的失蹤人其實並非失蹤而是他們都是盜墓賊,二十幾人全部被警察帶走了。

為了不讓那些年輕人的父母傷心,就謊稱失蹤。其實這不過就是警察和鄭文麟演的一處好戲,不過這群鄭家的盜墓者一直沒有供出老大是誰,這時候鄭武成對案子特別關心引起了鄭文麟的關注,到最後才發現鄭武成其實就是那群盜墓賊的老大。

鄭武成為了能繼續盜發黑牛山的古墓,就放出風聲說鄭文麟將那二十幾個男女全部賣給了人口販子,當時確實有鎮民揚言要火燒鄭文麟大宅,不過還沒有到晚上,鄭文麟就預感到可能會遭受鄭武成的毒手,故此就自己點了大宅帶著家人遠走他鄉。

當時鄭武成不知道勾結那個昧著良心的人,勢力非常厲害,鄭文麟考慮的全家人的安全,就銷聲匿跡離開了西浙一帶,他這些年所謂隱世其實就是再躲避鄭武成的尋找和追殺,而也就只有鄭文麟知道當年盜墓送那二十多男男女女的年輕人去坐牢的罪魁禍首。如果被鎮民們知道估計他會死無全屍,所以在鄭武成的概念裡鄭文麟必須死。

這一切沈一凡猜測的不錯,後來透過關係沈一凡看到了鄭文麟,一番談話之後沈一凡才知道,雖然鄭家也有精通風水之人但是功力並沒有多強,而其實真真的原因是鄭文麟的爺爺在黑牛山裡找到一個古墓,這個古墓中沒有金銀玉器,只有很多竹簡絲帛,而這些竹簡絲帛裡大都是講的伏羲八卦和風水堪輿,憑藉那些古籍鄭文麟的爺爺開始代代都成為了風水大師。

沈一凡問起了關於董家兄弟的事情,鄭文麟告訴沈一凡,其實鄭文麟後來是靠著鬼谷八門的關係,才能安然無恙。當問起華夏大地上的五處龍脈寶眼事情時候。

鄭文麟說道:“其實我根本算不出五處龍脈寶眼的地方,而是在一本古籍中有記載了這些事情。”

鄭文麟告訴沈一凡,他以前有一本古籍,這本古籍中記載的是華夏初開之時的大風水之說,但是這估計是一本殘卷,按照鄭文麟的推斷應該有一百八十六圈竹簡而成,但是他手裡當時只有三卷,而這三卷中恰恰有關於這五處龍脈寶眼的記載。

沈一凡聽到這裡有些糊塗了問道:“您說的意思是這五處龍脈寶眼應該在殷商時期就形成了。”

鄭文麟呵呵一笑說道:“這五處龍脈寶眼是華夏大地初開時候就有了,是華夏大地千萬龍脈之祖。而第一個記載五處龍脈寶眼之人就是編輯那竹簡古籍的古人。”

竹簡古籍沒有名字,故此稱為無名竹簡。

無名竹簡中記載華夏初開之時,以驚雷化為天地,從黑暗蒼穹之中入五處天火之輪,分別落在了五個地方,就是那五處龍脈寶眼,萬物之起源都從這五個地方而起,到了殷商之時,已經從五處之地幻化為千萬之處,而這五處龍地萬物生靈皆為不死不滅,故此被稱為仙境幻虛之地。靈氣而出不化為千萬,尋蹤追根皆是從這五處而來。

鄭文麟說道:“殷商之時這位古人應該是一位風水大師,他不光找到了這五處龍脈寶眼而且還在這裡建造了五個商王之陵,內葬五王。大家都知道商朝經歷了五百一十三年十七代三十一個王,究竟是那五位王有幸被葬入其中。”

沈一凡還是有些不明白問道:“可是你給董家兄弟的方位其中就有太平天國的天王葬,如果皆是商王怎麼又有齊淳罡和天王葬之說?”

鄭文麟說道:“從古到今有多少帝王將相,龍脈寶眼也就只有五處,不能排除有些人會雀佔鳩巢之事。”

沈一凡聽得也是有些道理,又問道:“那你知不知道金陵天王葬的具體位置。”

鄭文麟說道:“我自然知道。我能指出五處龍脈寶眼自然知道這五處龍脈寶眼的位置。不過……”

沈一凡說道:“鄭大師。你有什麼條件儘管開口。”

鄭文麟說道:“你幫我很大忙,本不能再勞煩於你,不過這件事情我看是非你莫屬。”

沈一凡問道:“什麼事?”

鄭文麟說道:“我想知道鄭武成最後的結果。”

沈一凡解開了古烏鎮人口失蹤的謎團,也瞭解了五處龍脈寶眼的來歷,下一站就是金陵了,他能順利進入金陵找到金陵天王葬嗎?

鄭武風究竟會如何處理?古烏鎮的秘密解開了,而對於古烏鎮來說好逸惡勞的代價就是失去了更多的親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