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梁乾咳了好一會,才有氣無力地說“楚國不肯接受隨國投降,就是把隨國將士逼上了絕路。然後君主可以指揮將士背水一戰。這樣可以激怒我軍決一死戰,而敵軍卻因為我們乞降而懈怠。也許有絕路逢生的機會。”
隋國國君心生疑竇,嘴裡重複著“決一死戰?”心裡卻在想:“決一死戰”就會絕處逢生?
隨國國君回殿將季梁的話說給少師,想聽聽少師商的意見。
少師忌恨季梁沒有死掉,還在影響隨國朝政。但又不好執意否定國君去季梁病榻上問回來的計策。
少師略表遲疑後,對隨侯說:“與楚軍決戰已經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先求投降後作戰有何意義。我見過楚國的軍隊軍紀不整,不是什麼不可戰勝的力量。但是楚軍兵多將廣,善於持續作戰,當初如果國君假借道而突然襲擊,楚軍必敗,怎麼會有今天捲土重來。所以以臣之見必須速戰,趁楚軍毫無鬥志之時,攻其不備,攻其倦怠。不這樣,就會失去戰勝楚軍的機會。”
隨侯聽著似乎也有道理,於是決定率軍抵禦楚軍。
就在隨侯準備出城迎戰楚軍的時候。有人來報說老臣季梁有信件。
隨侯接過老臣季梁的的書簡,見上面寫著:
“楚人以左為尊,國君執意出兵一定在左軍之中,不要和楚王正面作戰,姑且攻擊他的右軍。楚軍一向忽視右軍沒有好指揮官,攻之必克。”
隨侯遂把書簡遞給少師,少師用鼻子“哼”了一聲,不屑一顧說:“不與楚王正面作戰,這就表示我們和他不能對等。楚軍就會小看我們,這豈不是長他人威風,而滅我志氣。”
隨即將季梁的書簡丟在地上。
隨侯沒有采納季梁的意見。率大軍在速杞這個地方與楚軍交戰。
這一戰的結果不說自明,以楚軍大敗隨軍而告終。隨軍雖然不乏英勇軍士,卻無奈楚軍更是驍勇善戰,且將士眾多。隋國寡不敵眾,英勇將士大都慘死在戰場上。
隨侯見大勢已去慌亂逃走,楚國的軍士在追擊中俘獲隨侯的戰車和少師。
楚武王早就知道這個少師空有儀表,外強中乾,並無半點憐憫。此次楚軍大勝,再留其人已經沒有任何用處,隨令武士將其斬首。
季梁得知隨國國君未採納他的計策大叫一聲“蒼天啊,隨國滅矣!”
一口氣再也沒有上來,季梁氣絕身亡。
可憐這位絕世高人,空有一腔報國志,精心呵護的國度還是難逃覆滅的下場。楚國人對季梁卻是十分敬重,大軍進城並沒有衝擊季梁府邸。見到季梁的靈堂都深深鞠躬,表示敬仰。
隨國國君僥倖逃命,趕緊報來投降書與楚國國君。
從此,隨國成為楚國的附庸國而臣服於楚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