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什麼?”
“等可回收技術攻克。”
宋傑有些失望:“那等到什麼時候去?萬一可回收技術不能攻克,前期火箭和衛星的錢不就白花了。”
“理論上是這樣。”
陳晨語氣平緩,一副漠不關己的樣子。
這副表情可給宋傑嚇壞了:“陳總你別這麼說啊,我心裡發毛,你得管啊。”
“我咋管?衛筱的嘴比我的鞋底子都硬。”
“那你也得想辦法,退一萬步講,你現在還是順風的副董事長不是?”
宋傑還是懂說話的意思的。
他提職務並不是用崗位職責來要挾陳晨。
而是變相的提醒他,順風的錢遲早也是陳晨的錢,風險大家都是一同擔著的。
想到這層關係,陳晨這才緩慢開口:“你倒也不用這麼著急,行業內選擇先入軌的公司也很多,這也是成熟的路線。”
“哪兒成熟了?扔個衛星上去一直等,我看不出一點成熟的意思。”
“人家也不是乾等著,也幹事。”陳晨提醒道。
“比如?”
“融資,談甲方啥的。”
“願聞其詳。”
說技術,宋傑感覺自己不能沾邊。
但是融資和談甲方之類的,他又覺得自己行了。
陳晨繼續說道:“衛筱要走先入軌,隨她去吧,反正誰也攔不住,我們只能對沖風險。”
“怎麼對沖?”
“航空航天這塊領域,目前還是以科研為主,高投入,低產出,其實商業化程度接近沒有。”
宋傑乖巧的點頭,連一旁的王小帥也放下了雞腿認真聽講。
他們真的帶入進去了。
不管是商業航天還是國家隊,有一個算一個,都是虧錢的。
人家國家隊有明確的任務,以及充足的資金源,並不考慮成本,所以不做討論。
剩下的航天公司,叫名是商業航天,但實際上一點商業性質也沒有。
一顆火箭動輒兩三個億的成本,才能送三頓五噸的貨物。
按運力算下來,一噸貨合一億。
而且這一噸貨的指向性特別明確。
這算哪門子商業?
純虧錢。
等宋傑有基本概念之後,陳晨繼續解釋道:“所以要對沖風險,只能先把專案商業化。”
“一方面,你們拿這個專案去融資。”
“我相信以洋娃娃的面子,刷臉也能刷到很多錢。”
宋傑並不否認:“這倒是真的,融到資呢?我總得給投資人一個交代吧。”
“這就是另一方面,要把專案從科研性質往商業性質轉變。”
“怎麼轉?”宋傑滿臉都是抽象。
“量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