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換個市場,這款產品還是有潛力的。
不過陳晨沒有盲目的自信,抬頭問道:“銷售渠道呢?有眉目嗎?”
“我跟幾個老鄉客戶大致聊了一下,他們興趣不高,老鄉們還是喜歡能爆炸的東西,但東邊不亮西邊亮。”
“怎麼說?”
魏修有些賣關子:“我早年沉澱了點大毛的渠道,他們就缺這種小巧的機動穿插裝置,我已經給他們弄了二十臺樣品過去,在測試了。”
陳晨抬頭想了想。
合理。
巨峰廠的產品本來就是針對廣袤的華北平原設計的。
大毛那邊的地形差不多,也是廣袤的平原。
用這玩意兒搞縱深穿插再合適不過了。
大毛沒有絲毫抵抗力。
最關鍵的是。
魏修風輕雲淡的說自己有大毛的渠道,而且說測試產品都送過去了。
鬼知道這小子通訊錄裡藏著多少驚喜?
“那上次給你的火箭炮的圖紙呢?生產出來了嗎?”
“生產了,零部件還從臨陽弄,然後出口到當地進行加工,唯一的問題是那邊效率比較低,目前產量提不上來。”
“這就是我說的高附加值的產品,老鄉們搞農業,也不能光依靠地獄土炮,精度還是要上去的。”
“現在要命就在這個精度上,提不上去。”魏修有些為難。
“不行,必須搞上去。”
陳晨的態度很堅決。
來飛牛就是為了這個事兒。
老鄉的精度提不上去,ARD的無人機還怎麼賣?
ARD無人機賣不出去,如來神掌誰來買單?
這都是環環相扣的因果報應迴圈。
“小老闆,我就是一盲流子,幸得你寵幸,覥著個逼臉當這個總經理,說白了還是個二道販子,真技術我是真沒有。”
魏修對自己的認知很清晰。
是。
最近飛牛是混得不錯。
但飛牛壓根也沒掌握核心技術。
飛牛能運營的秘訣是四通八達的銷售渠道和能在國際法邊界上蹦迪的勇氣。
他們沒有能力和耐心像晨盾一樣深耕技術。
陳晨能理解魏修的難處。
這就像讓小學生立馬學高等數學一樣不現實。
但文憑這東西,不但能學,也能買。
“你思路開啟一點,是,彈頭制導很難,可咱沒有必要非要用彈頭制導,咱不是賣無人機起家的嗎?”
“你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