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
所有人齊刷刷的看向陳晨。
主席臺上瞬間變得安靜了許多。
特種部隊需要十來分鐘完成的科目,意味著常規部隊需要半個小時完成。
甚至像眼前這種既要強行軍,又要高強度戰鬥的科目,一般的常規部隊都無法順利完成。
可!
有了這款滑板。
人人都是獵豹旅,人人都是海軍陸戰隊。
崔國勝忍不住喜上眉梢,一直忍著的雙手終於舉起:“好!特別好!你別看小陳人家這個產品第一次亮相,但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人家這個產品一亮相,我就知道它背後一定有重大的意義。”
由於崔國勝的身份所在,他的這番發言不僅是恭維和客套,還有指導意義。
不少人都開始拿出小本本做筆記了。
他們的覺悟都很高。
首長所說的重大意義,小一半的人都能立刻領會。
部隊從摩托化向資訊化改革的過程中,催生了一大堆裝備,讓部隊的戰鬥力有了質的提升。
比如坦克、火炮之類的。
這些武器在火力上為部隊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使戰鬥的難度下降了很多。
可是。
這一輪改革中,單兵戰鬥模式並沒有發生質的改變。
隔壁的火箭軍,隨隨便便一門自走炮,都能幹出幾百公里,當導彈使。
步兵就顯得有些不上不下了。
裝備的升級和換代主要聚焦在衣服和鞋子上,最多配幾頂多功能作戰頭盔。
有用嗎?
有。
但用處不大。
步兵的職能無非就是行軍和戰鬥兩部分。
在火力翻倍提升的今天,步兵的戰鬥要求並沒有像以前那麼高,畢竟身後有大量的火力裝備作為後盾。
但步兵的行軍能力依然很重要。
摩托化改革讓大部分步兵脫離了雙腿,靠輪子走路。
但靠的不徹底。
尤其對於野戰和特種部隊來說,很多的行軍任務都要靠雙腿來完成。
高山密林、雪山草甸、熱帶沼澤……
不可能期望每一個戰場都有鋪裝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