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星程作為一個文科生,老感覺自己書生氣有點重。
他就很佩服文科生那種極致的理性。
像陳晨一樣。
看到美景率先想到的是戰略問題,而不是搞四六八句。
而張明瑞卻很羨慕許星程的文采,覺得這樣生活更有情趣一些。
在外面溜達了二十分鐘之後,他們的食也消的差不多了,許星程看看手錶之後婉轉的催促來人回營區繼續開會。
陳晨和張明瑞雖然有點不願意,但也只能照做。
下午的會議不是裝備相關,而是戰略相關。
參與會議的都是搞戰略戰術的,會議的主題是如何應對西南方面的威脅。
但崔國勝還是點名要讓陳晨和張明瑞列席。
可見他對這倆人的重視程度。
回到會議室之後,其他人也陸陸續續來到。
人員的構成比簡單了很多。
大多數都是一線部隊的指揮官,為數不多的幾個沒穿軍裝的,也都是國際關係研究者。
崔國勝花了二十分鐘做了開篇,列舉了過去半年邊境發生的一些事情,並且淺淺的分析了一番對方的意圖,隨即就把話筒交給了其他人,想要聽聽看法。
幾位專業的學者大致論述了一番。
對方的意圖就像崔國勝說的那樣,不希望大打,而是不斷地挑起糾紛。
眾所周知,從來不開第一槍。
於是他們在這個基礎上無限蹦迪,有時候難免做的會過一些。 希望利用摩擦演化成小範圍的衝突,從中牟利。
站在對方的角度想。
反正兔子有底線,他們就可以沒有底線,。
聽完第一階段的討論,崔國勝點點頭:“我很贊同各位的意見。”
“原則上我們不開第一槍。”
“別人就逮著我們的原則作妖。”
“所以我在想,是不是該調整一下戰略,在不破壞原則的情況下,掌握一定的主動權。”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開始正襟危坐,拿起筆記和小本本。
因為這個時候只有裝作記錄,才會顯的很忙,能夠迴避首長的目光。
像這種棘手的問題,誰能一時半會提出解決方案?
按照首長的想法,就是不爆發熱戰的情況下,把他們打回去,或者不讓對方出來。
這很難。
尤其是對這些一線部隊指揮官來說。
只要能開槍,那就是三輪火力覆蓋的事情。
三輪不夠就六輪。
有半天時間怎麼著也夠。
可如果是不開槍,他們的大腦一片空白。
許星程看大家都不說話,覺得自己人微言輕,決定拋磚引玉,化解一下尷尬。
“首長,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不存在成不成熟,我們這只是個交流會。”崔國勝廣納言路。
“我們可以在爭議地區,多蓋一些定居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