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國勝命令旅長調出來一個班組,而且從裝備庫佩戴了全套裝備。
“你看看,132旅可是有光榮傳統的英雄部隊啊。”
“當年也是過過苦日子的。”
“當年一個班只有一把步槍,但那時候窮,咱不說了。”
“可現在!”
“一個班還是隻有一把步槍,不像話對不對?”
陳晨看著眼前計程車兵:“您管這個叫窮?”
好傢伙。
眼前的這個班組確實只有一把步槍,握在班長手裡。
可!
另外六個人也沒閒著。
兩個人兩把重機槍。
另一個人全套引導裝備,隨時能呼叫空中支援。
還有三個人操作兩臺單兵榴彈炮。
確實。
一個班只有一把步槍。
可那把步槍是最弱的裝備啊。
陳晨蹲下身子看了眼單兵榴彈炮的口徑,再次直呼好傢伙:“誰家好人對狙用大炮啊?”
“小陳你是隻看到了表象,對火力的追求是最低階的追求。”
“???”
陳晨是第一次深入接觸陸軍,他內心的第一感受是凡爾賽。
按照他目前看到的配置,如果配上一輛載具,火力基本和裝甲部隊沒有差別。
“我不明白,火力是最低階的追求,那什麼是高階追求,洗地嗎?”
“是智慧化,是一體化。”崔國勝認真了一些。“我之所以強烈要求晨盾來派員參會,就是看重了你們的創新能力。”
他仔細做過論證研討。
看似晨盾是硬體裝置提供商,但人家強的是內在。
是創新能力和智慧控制。
就像之前推出的三體計劃,強就強在這玩意兒一鍵起飛,差大一體,期間不需要任何多餘的操作。
只需要簡簡單單三兩個操作員,就可以控制一個編隊的飛機對敵人發動空襲。
這才是真正的無人化戰爭。
而拿陸軍的親身體驗來說,無人化的程序還是差一點。
正好最近上級提出了類似的裝備論證研討意見,崔國勝毫不猶豫就點了晨盾的名。
“你別看我們火力怎麼怎麼著,開槍還不得是人去開?”
“您的意思是,不要人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