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構件都不是關鍵技術,但用量大,材料單一,很容易形成壟斷。
“我想慢慢的將所有關鍵零部件搞成自有。”
“一來防止供應商缺少競爭,慢慢的喪失產品力。”
“另一個就是排除風險,你保不齊有的供應商拿貼牌的東西以次衝好。”
這也不是空穴來風。
這次摸排中就有類似的問題出現。
有家企業一直是晨盾的穩定供貨商,負責提供傳動軸承。
也不是什麼技術複雜的東西。
可這家公司背靠晨盾,長期有大量穩定的訂單,慢慢的幹成了鐵飯碗。
供應商覺得晨盾沒有他們活不了,於是開始動歪心思。
起初是私自修改軸承金屬材料配比,後來乾脆將一些不見分包給了下級市場,自己在那兒賺差價。
類似的奸商行為在製造業很常見,可陳晨是完全不能容忍的。
“今天他們敢貼牌,明天他們就敢殺人。關鍵他一貼牌,我們還就無法保證所有產業鏈的可控性,人萬一貼鷹醬的貨咋辦?”
沈欣和宋傑相互對視,覺得人說的挺有道理的。
無人機不比其他,上面的領導也再三要求產業的可控性,謹慎一點沒什麼不好的。
現在把一些部件收回來,雖然投資大一些,但後續的成本會變低。
長遠來看,利益上也沒有損失。
而且陳晨身上這種永遠保持危機意識的特質很吸引人。
他能從一個貼牌產品裡看到那麼遠的未來,都已經想到別人用貼牌卡脖子這種事了。
彷彿他是個受害者,親身經歷過一樣。
這種居安思危的戰略思維真不是開玩笑的。
沈欣上稍作思考,原則上已經同意了:“可以,你拿個具體名單過來,看看要收購什麼公司,我想辦法出個收購的方案。”
宋傑也點頭:“咱也不用著急,慢慢考慮,步步為營,沈總又是併購方面的老手,總能拿個好價格的。”
“先把電機材料搞定吧。”
陳晨心中已經有了明確的名單。
“有家公司叫冠能永磁,搞稀土材料的,屬於是重點。”
沈欣在備忘錄上記下這個名字,然後在電腦上大概查了查,心裡已經有譜了。
“給我三個月時間吧,我儘量給他們打個折。”
“那麼久,你是準備給人家打骨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