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只想送快遞,你非讓我入編?> 第209章 生產安全記心間,時刻緊繃安全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9章 生產安全記心間,時刻緊繃安全弦 (3 / 4)

假如這些武器是本地生產的,只要搞到武器生產基地的情報,一顆導彈下去就完事兒。

假如不是本地生產,透過其他手段威懾恐嚇生產國,甚至可以從海上禁運。

無論如何,效果都要比鐵穹換鐵皮划來一些。

幾分鐘後。

伯恩斯坦出現在了任務室,繳獲的武器圖片也增強放大,出現在了大螢幕上。

一位武器情報專家立刻開始分析。

“從形態上看,這種建議裝備是具備一定的空氣動力學設計的。”

“尤其是他們在後部加裝的穩定尾翼,頗有幾分制式武器的樣子。”

“另外,戰鬥部好像也強化過了,殉爆的機率會變小。”

“但……”

伯恩斯坦敏銳的察覺到這位專家似乎是抓到了線索:“什麼?”

“但很奇怪,他這個火箭彈的口徑,很不尋常。”

“細說。”

武器專家拿出多幅照片:“情報上說,所有繳獲的裝備口徑都是114mm。”

“這就很奇怪了。”

“火箭炮的口徑有很多種。”

“小到88、107、122,大到220、300之類的,數字都是統一的。”

&nm這個口徑我從來沒有聽說過。”

這個角度伯恩斯坦之前到沒有注意過。

無論是子彈、炮彈還是火箭彈。

只要是戰鬥部,口徑基本都是制式的。

就像螺絲釘一樣,標準都是通用的。

因為這牽扯到適配性。

單獨弄出一個奇葩數值,不是不可以,但後續使用的方便程度會大大減少。

同樣一枚俄製107炮,在全世界範圍內能找到好幾十種可以適配的發射部。

但眼前這個114的口徑就只能用一種發射裝備。

另外從生產層面上說。

無論這枚戰鬥部產自哪裡,它肯定是兵工廠出來的。

只要是兵工廠的生產線,模具機床肯定也是統一標準。

抵抗之弧向來都是俄製裝備的忠實使用者,軍工體系的數值也幾乎都是照著老毛子的路子來的。

所以他們為什麼單獨設計出這麼奇葩的口徑?

不是107,也不是122,為什麼偏偏是114?

就在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

一個年輕人突然開口:“主管,彈體側面是不是有符號?”

情報提供的圖片解析度不高。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