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他思考過無數遍。
甚至還做過基本的市場調研。
“我的客戶要的農機根本不在乎質量,要的是數量。”
“遠的不說,上次我在齊魯出差的時候,看到當地生產的全地形車。”
“當時我就想,這玩意兒很適合在中東投放,屬於是農業生產的利器。”
“可惜當時苦於沒有渠道。”
“現在有華農這趟車,這不就光明正大,順理成章了嗎?”
陳晨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欣慰。
這就是他看上魏修的原因。
人家雖然學歷不行,但學習能力強啊。
動不動就舉一反三,時刻在關注市場。
現在和以前也不一樣了。
以前晨風沒成立的時候,有的東西還真的不好明著來。
可現在鳥槍換炮了。
有條件。
作為飛牛的兄弟公司,偶爾給飛牛傳授一下農機制造的先進經驗。
不過分吧?
就算不用老大哥幫忙。
飛牛自己在國內見撿破爛,整合一下落後產業,吐出來的東西就夠老鄉吃好幾年的。
陳晨點頭補充:
“你這個思路就沒毛病,我們不做農機,我們只是農機的搬運工。”
“國內產業升級,傳統制造業都在淘汰。”
“那些東西對我們來說是廢物,對老鄉來說是寶物。”
“你舉齊魯這個例子就很形象,工業大省,搞不好相鄰幾個地級市,就能竄出一套產業鏈來。”
張明瑞實在是聽不下去了:“你們能不能別加密通話了?什麼產業鏈?”
魏修嘿嘿一笑:“一硝二磺三木炭,加點白糖……你懂的!”
“……”
陳晨看得出來,張明瑞心裡有顧慮,於是解釋道:“你可能沒有和老鄉們打過交道,老鄉們做生意,主打一個痛快,都是先款後貨,還是現金,能解決我們現金流的一部分問題。”
張明瑞還有些拿不定主意:“錢不能衡量一切,這個事兒聽起來還是很懸,總要考慮多方面的影響。”
見到這一幕,陳晨知道說是說不動了。
只能以德服人。
他比劃出一個七。
“飛牛自從和老鄉做貿易以來,規模是這個數兒,晨盾搞一年飛機,不如飛牛賣一個月農機掙錢。”
張明瑞腦子嗡的一下。
他現在好歹也是晨風的一把手,知道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
錢不能衡量一切,那是因為還沒給到位。
“早說啊,我同意,而且我有一些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