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梟越往下想就越覺得不現實。
多機型多功能。
指望一個航空所肯定不現實。
但要多家公司協同研發,那非得是戰略級的大專案。
自己沒能力推動。
所以最終,他只覺得陳晨的提議是一個美好的念想。
三言兩語間,兩個專案組的人全部都準備就緒。
林梟向身邊的其他領導點點頭,旋即宣佈:“本次專案論證正式開始。”
說完,他看向兩個專案的領頭人:“誰先來?”
“我!”
“我們也準備好了!”
兩個專案組的人都開始爭搶,看得出來,他們對自己的方案信心十足。
這也讓林梟有一絲欣慰,所謂首戰用我,用我必勝。光是戰鬥部隊有覺悟還不夠,科研單位同樣也要有。
於是林梟選擇了一種極其公平的方式:“這樣吧,你們猜丁殼,誰贏誰先來。”
這倒不是幼稚,而是林梟要確保自己中立。
誰先誰後,對於專案的歸屬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畢竟第一個亮相的機器會給人比較直觀的感受,錨定標準。
兩位接近中年的總工大戰三個回合,終於決出勝負。
最後來自十一院的梁翰來率先拿起對講機:“各組準備,LK5000論證,現在開始,啟動起飛程式。”
話音落下。
飛機被逐漸推入跑道。
幾位領導也紛紛拿起了觀測望遠鏡。
這架飛機的具體引數很早之前就以報告的形式交到了空軍和南戰區。
但冷冰冰的數字還是沒有現場來的直觀。
“這架飛機工程代號LK5000,主體技術框架來自於我們院之前已經成功量產的CH5系列。”
“飛機採用大翼展主機翼、V形尾翼和機背進氣道設計。”
“由尾部的一臺噴氣式發動機提供動力。”
“機長為15米,翼展約25米,最大起飛重量5噸,最大載重700公斤。”
隨著梁翰的介紹。
飛機直衝雲霄。
起飛時飛機姿態平穩,滑行距離短,音燥也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毫無疑問。
飛機本體的設計是可圈可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