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東奎臉上稍稍有些欣慰。
然後話音一轉。
“但,論證三處那個案例畢竟是個案,小機率事件。”
“軍民融合重點還是在軍轉民。”
此時電話突然響起。
謝東奎看看號碼,不太想接。
小聲對秘書說:“碳纖維那邊的事兒,估計又是要人要資源。”
“您還是接一下吧,這個上面剛定下戰略。”
“嗯……”
謝東奎長嘆一聲,滑動接通鍵:“老杜,會開的怎麼樣?”
“……”
“再說一遍。”
“……”
“不是我說,伱們是怎麼領會的會議精神?我說的軍民融合是軍轉民,不是民轉軍!讓個魚竿廠造碳纖維,你可真敢想啊!”
“……”
“什麼叫我聽錯了?有現成的?”
“……”
“好,我知道了,你立馬帶人去。”
“……”
“你甭管,保密的事情我讓人處理。”
結束通話電話。
謝東奎完全坐不住了,來回來去的在辦公室轉圈。
秘書心裡也著急。
“主任?怎麼了?”
“碳纖維有突破。”
“是啊,專項組簡直立竿見影,運氣太好了。”
謝東奎也很感嘆:“對,好的離譜了。你記得上次論證三處孫長興跟我說國運的事情嗎?”
“記得。當時張研究員還說有國足平衡國運,我笑的不行。”
“嗯,照這麼下去,國足這輩子都甭想贏了,成果出的太詭異了。”
秘書腦門寫滿了問號:“詭異?您這個用詞……到底是哪裡出的成果?”
“小黃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