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便是統一的口徑。
“軍用?啥用都夠了。”
“這個資料表現算是國際一流了。”
“咱有一說一,這個材料給我千八百噸的,我能申請今年的科技進步獎。”
“我代表成飛說句話,報告的紙面強度完全符合我們專案的要求。”
“可組長您說的簡單,這玩意我們能軍用嗎?”
角落裡一位清醒的專家的發言有些掃興。
但事實就是如此。
檢測報告他們見得多了,都不能用。
你別說軍用了。
就這個級別的碳布,想民用都被卡的死死的。
就在這時,胡建明突然眯著眼睛開腔。
“看這個報告,測試材料不是碳板,也不是原絲,這是成品吧?”
提醒之下,所有人再次低頭看。
“還真是。”
“這是個什麼玩意?”
“三層碳布的複合中空圓柱體吧……”
送檢材料的形狀很特殊,大致上是一根錐形管。
“我猜這個結構的設計意圖是為了兼顧強度和彈性。”
“這就很奇怪了,工程學上很少用到這種結構的。”
“這是個成品,只是我們看不出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
“我懂了,保密戰線出成果了!”
最後一位專家的猜測讓大家茅塞頓開。
成品。
奇怪的形狀。
強度很高。
聽起來像極了保密戰線的戰果。
之前也有過其他領域也有過類似的情況。
因為是保密戰線的成果,拿到的東西往往都很神秘,大家也只能逆向科研。
有幾位搞應用化學的專家都已經開始猜測用途了。
“這個形狀很詭異啊。”
“幹啥用的?”
“發動機?”
“不想,我感覺像是什麼超級跑車的構件。”
組長和鄭宇村看著大家無頭蒼蠅的樣子,心裡別提有多美了。
他倆憋了好一陣,才由組長叫停了交頭接耳。
“我給大家透個底。”
“這份檢測報告室西研所做出來的。”
“所檢測材料來自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