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就說自己搞。”
陳晨一聽這個,感同身受。“我完全理解,你剛才罵的輕了。”
前一次在搞雙尾蠍的實驗型時,還沒有實現完全國產化。
有小部分構件採用的是小日子的產品。
採購的時候逼逼叨叨,價格幾乎是市場價的一倍。
陳晨一度懷疑他們天生壞逼。
後來發現不是。
他們純變態。
李亮呵忒了一聲:“可不,後來我爹就千方百計的弄了一套寬幅預浸料生產線,又加價買了原絲,想方設法逆向研發。”
“經過好幾年的攻關,我們廠終於拿下預浸料生產的全套技術。”
“我爸去世之後,廠子一直是我在管理。”
“現在龍雲的魚竿全都是國產材料,我們的產能剩餘產能還能供給其他廠商。”
說到這兒。
李亮有些自豪。
他確實也有自豪的條件。
作為剛入坑的製造業小白,陳晨明白製造業可不像網際網路房地產那麼簡單。
起得比雞早睡得比雞晚。
一年到頭辛辛苦苦,年末一看報表,還是負的。
尤其是被材料學掣肘的製造業,那更是一把心酸一把淚。
但好在,人家龍雲走起來的。
所以陳晨由衷開心的問道:
“所以你們的原絲是純國產吧?”
“百分之一萬國產。”
“能做到什麼級別?t多少?”
聽到這個問題,李亮有些賣弄的解釋:“所謂的t、m級別,其實是東麗的產品名。”
&npa的產品叫t300。”
“他們起步早,有行業權威性。”
“所以行業內都把這種強度的產品稱為t300。”
科普完這個小知識點,李亮有些犯難。
“我們現在倒是能生產t300級別的原料,但產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