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事兒聽起來太玄了。
一來,技術上存疑。
就算之前爆出來的風洞試驗資料很可觀,但那畢竟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二來,進度也不一定跟的上。
畢竟是民營企業,誰知道他們要多久做出那架飛機。
要是十年八年的,完全指望不上。
可現在。
孫長興不得不認真考慮這個備胎。
“順風那邊什麼訊息?”
張明瑞立刻掏出自己的神奇記事本,翻找著資訊。
“前段時間聽說他們試飛了。”
“這麼快?著什麼急啊,慢慢打磨不好嗎?然後呢?”
“試飛了幾次,民航局還約談了幾次,說擾民之類的,然後就沒有下文了。”
“不過我們替他們申請的軍民一體保障專案倒是進行之中,已經開始參與演習了。”
一言至此,孫長興再嘆一聲。
太著急了。
一個新專案,剛出實驗室就試飛。
能有好?
八成是幾次試飛,就遇到了結構性難題,然後難產,所以銷聲匿跡。
張明瑞也很是擔憂:“我估計是做不出來,否則至少應該有點訊息。”
“你聯絡一下銳龍專案的專家,讓他們過去看一下吧。”
“主任您不會真的把希望寄託在順風身上吧?”
“怎麼說也是個備選方案。就算以後不能用,幫順風指導一下,也不至於白白浪費資源。”
聽到這兒。
張明瑞不得不在心裡豎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領導啊。
站位遠,眼光高。
人家看待問題是從工業體系的全域性上出發的。
就算順風的飛機不能為自己所用,也要助力一把民營企業的發展。
不管軍用民用,都是自家的孩子,一樣的。
正在此時,桌子上的電話響起。
最近一段時間,這臺電話只要響,就是壞訊息。
孫長興聽著都有些ptsd了,他看了眼張明瑞,示意讓他去接。